这几个月,公孙轩辕忙的脚不沾地。一方面要处理日常政务,另一方面对自己发明的舟和车,进行改进和完善。
他干脆搬进了工场,和那些能工巧匠同吃同住。以前,他造的第一只舟,又粗又笨,放进水里直打转转。现在他要对舟进行彻底的改进。
选材上他只要水曲柳和松木,树径最少要一米以上。树皮剥的干干净净。舟的表面,刷了三遍桐油。舟的形状有了很大的改观,便于驾驭,更加灵活,更加轻便。他们先后造出三种形状的独木舟:
一种,舟头是方的,舟尾也是方的;舟底是平的。
另一种,舟头是尖的,舟尾也是尖的,舟头舟尾都起翘。
再一种,舟头是尖的,舟尾是方的,舟头起翘,尾部是平底。
每只舟能坐三到五个人,个别的能坐七个人。
他们还扎了筏,把几十根长短一样的竹节捆在一起,用竹篙撑船。一次能运十几个人。
这些独木舟和竹筏随后为公孙轩辕的征讨立下了汗马功劳。
接着,他们又对车进行了改进。车上最关键的部位是车轮。公孙轩辕造的第一辆车,车轮是用五块厚木板拼成的圆盘,木板用几条横木杆固定在一起,在木板的中心位置开孔,以支撑轮轴。轮中间部位的木板留的较厚,隆起如一块圆包,以构成支撑轮轴的轮毂。轮轴用粗糙的横木制成,横木两端都做成方形,便于和车轮的方孔插接在一起。可是,这样的实心车轮在重力的压迫下,容易散架。
为此,他们几乎推翻先前的设计方案,把实心轮改为空心轮,直径大约为一点四左右。每个轮用十八根辐条连接轮毂和轮辋,采用卯榫连接,保证了车轮的牢固和结实。他们造出的车轮即轻便又灵活。
车的大体结构分为四大部分:车厢、车轮、底盘和马具。车厢横宽竖短,深度为一米左右,宽度为一点六米左右。车门在车厢后部。底盘包括辕和轴。长杆的独辕嵌在车厢与车轴之间,垂直于车轴,并在前部与马具连接。车轴不直接连接车轮,而是穿过轮毂,并用销子加以卡定。车轴两端涂上油,以减少磨损。
马具包括衡和轭。衡是垂直于辕的长杆,连接着辕和两副轭。轭负责固定中间两匹马,并传递其拉力。实际上这让他们改造成一辆马拉的战车。
有了车,实际上让公孙轩辕有了腿,他再也不用一瘸一拐地走路,那样既辛苦又不雅观。车忠心耿耿地载着他,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名垂青史!
完善了舟和车后,公孙轩辕把精力放在了西陵氏族的发展上。西陵氏族位于中原大地的中心,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可是,西陵氏族比起周围氏族的发展还是慢了半拍。
西陵氏族以前是一个游牧民族,过惯了逐水草而居,遂牛羊而走的生活。现在骤然定居下来,还是留恋过去的生活。许多人时不时出去打猎,一走就是十天半月,把田地都荒废了。
公孙轩辕决定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黍、稷、菽、麦、稻五谷,样样都有,样样可种。公孙轩辕倡导大家因地制宜,什么地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自己下地,带头生产,为大家做表率。
一天早上,鸡叫头遍,天麻麻亮,公孙轩辕扛着锄头来到村口,蚩尤正领着一帮年轻人在打麦场练拳。
“大酋长好——”蚩尤带领大家异口同声,给他问安。
“大家好!”公孙轩辕边答边走。这两天,他心里特别焦急,连日干旱,地里的庄稼急需浇灌。他要去地里看看,再组织大家联手抗旱。
“大酋长,大酋长。”任山慌慌张张跑来。
“怎么了?任山。”公孙轩辕问道。
“我家的麦子快渴死了。”任山说。公孙轩辕知道任山开垦的一片荒地离河边有二里地,平时靠天吃饭。还有几家也是这种情况。老天不下雨,急死庄稼人。运水去救,太远也不现实。
这时,岐伯来了。公孙轩辕让蚩尤和祁石先去河边,带领大家给庄稼浇水。他和岐伯跟任山去实地看看,想想办法。
任山的地在一道山谷里,麦苗都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岐伯和他东看看西瞅瞅,山谷里的草木也黄的厉害。公孙轩辕希望能找到水源,解决任山的燃眉之急。虽然希望很渺茫。
一晃,一个晌午就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