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军制改革之外,罗恩还推动将预备役士兵转为现役士兵。使在普法战争后已经缩小的现役部队编制,又从五万扩充到了九万,这也将军费再次提高到每年两千五百万塔勒。
谢绾虽然不掌握普鲁士军队内部情报,但看到普鲁士军队再次扩充,也明白过劲儿来了:路德维希以退为进重新掌握了军队。同时谢绾也意识到,普鲁士在短期内扩充军队,必有战争目标,否则普鲁士扛不住这种高达税收六成以上的军费支出。此后,谢绾不得不更小心翼翼的对待普鲁士。
1827年5月,汉诺威王国首都附近突然爆发了士兵哗变。许多持日耳曼民族主义观点的士兵宣布控制兵营,要求汉诺威加入德意志联邦。事态很快蔓延到市民和农民当中,汉诺威朝廷不得已紧急求助英国。
不巧的是,英国首相利物浦伯爵刚刚去职,并选择外交大臣坎宁为继承者。新首相坎宁是坚决的孤立主义者,自他上台以来,英国内部在“是否要参与欧洲大陆事务”问题上已经陷入长时间争论,导致此类问题决策非常困难。这也使得英国对汉诺威求助呈现出不愠不火的拖延态度,进一步纵容了汉诺威国内的局势恶化。
于是,汉诺威议会中的亲德派趁机推动议会做出了向德意志联邦求助的决议。虽然英国不太想管汉诺威的事,但对于德意志联军进入汉诺威还是非常敏感的,首相府和议会随即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德意志联邦军参与汉诺威内部事务,并将高度关注事态发展。
不管英国人怎么反对,德意志联邦军当然还是“勉为其难”接受了汉诺威议会的“邀请”,出兵三万以维护汉诺威稳定。德意志联军总司令是普鲁士骑兵将军冯·齐腾,联军参谋长罗恩,他也是一万两千普军的指挥官;莱茵军出兵两千四百,毛奇任指挥官。
德意志联军进入汉诺威之后,用了不到两周就平息了事态。但汉诺威人很快就明白自己引狼入室——德意志联军赖着不走了。
德军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英国。英国首相坎宁此前的绥靖态度遭到了议会和反对党的严厉批评,他也不得不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以保障汉诺威的独立。不过,坎宁到此时依然不想动用军队,而是寄希望于外交手段。
英国外交部向德意志联邦驻英国大使发出照会,要求德军退出汉诺威;英国驻汉诺威的外交使团开始与汉诺威议会做沟通,希望他们能做出要求德意志联军退出的要求,这样德军驻留在汉诺威就没有了法理上的基础;坎宁的私人密使也分别去了维也纳、慕尼黑、波恩,尝试在德意志联邦内部牵制普鲁士,用联邦议会流程促使德军退兵。
但坎宁很快发现,外交并没有什么用。
对于英国外交部的照会,德联邦大使馆虽然接受了,但也表示德军驻留汉诺威是受汉诺威议会邀请,英国无权干涉汉诺威议会的决定;而汉诺威议会中,亲德势力牢牢控制着议会风向,坚决不做要求德军退出的决议;至于德意志联邦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