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写过一本《不疲劳的生活》,当时之所以写那本书,就是因为身边有太多在抱怨疲劳的人。他们对我说,为了解决疲劳的问题,他们经常找补品吃。如果是女性,一般会吃阿胶、海参,甚至冬虫夏草,但没觉得疲劳有所缓解。因此,常有人问我,是补的力量不够吗?
是不是因为补的力量不够,首先要看看你的疲劳是不是因为虚引起的,你是不是应该补。
怎么知道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舌苔。
舌苔就是舌头上附着的一层类似苔藓的东西,正常情况下,舌苔应该是薄白的,不能厚,不能腻,但也不能没有。没有舌苔,可以直接看到光光的舌面,而且舌面还偏红,甚至有裂痕,往往都是阴虚了。要么是刚刚高热过后,要么是正处于重病之后的恢复期,是胃阴受伤的标志。这时候,这个人的胃口不会好,肯定什么都不想吃。一旦他的舌头上长了一层薄薄的舌苔,胃口就会逐渐好转,用中医的话说,这就是有胃气、有消化能力了。但如果舌苔很厚、很腻,就说明你的消化系统里,甚至是身体里有没排出去的“脏东西”,中医将腻苔视为体内有湿的标志。一旦湿把甬道堵塞了,身体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人就会觉得疲劳,这种人自然不能补。相反,他们必须用通法,让湿邪排出的道路畅通了,即便不用补药,人也会有精神了。
我的同事有个女儿,才三四岁,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都静不下来,让他们睡个午觉可困难了。但这个女孩却恰恰相反,特爱睡觉,就算不睡觉的时候,也总是安静地待着,很乖,好像没力气折腾似的。这个孩子除了从小胃口就不好外,并没有其他疾病。那是什么原因让她这么消停、爱睡觉呢?其实也是湿,孩子虽然小,但舌苔总是很厚、很腻,这就证明孩子的乖、爱睡觉其实都是被湿邪困住了的标志。
之所以把它叫作“湿”,是因为中医发现这种病状和湿的特性很像,这是中医“取类比象”的特点。比如人脸上长痘痘,而且痘痘红肿热痛的时候,西医就会说是发炎了,而中医会说是上火。之所以说是火,因为红肿热痛正好是自然界火的特性。有湿的时候,身体就像被湿缠住了一样,很沉、很重,人很懒,头也是蒙蒙的,虽然不会感觉头疼,但是头脑不清醒,而且这种病状还很难消除。这也和湿的特性很像,湿的东西都是黏滞的,粘在那里不容易去掉。
王绵之教授是著名的中医,现在很多孩子在吃的“王氏保赤丸”就是他家的祖传方剂。他开这类补药之后,总会问第一次复诊的病人“胃口怎么样”。如果病人说“胃口好”,说明补药没开过量;如果病人说“胃口不好了”,就说明脾胃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补药,药要马上减量或者停用;如果你本身体内就有湿,舌苔很厚、很腻,还吃了阿胶这类补品,疲劳肯定不会减轻,不仅如此,你的祛湿之路还会变得更长,治疗起来就复杂了。
所以,你在进补之前一定要看舌苔,舌苔腻的时候先要“清扫内环境”,最简单的办法是到药房买“二陈丸”,这种药很简单,里面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却是很好的身体“清道夫”,能有效祛湿。一般情况下,吃两三天,舌苔的厚腻就会减轻,甚至恢复到正常薄白苔,这个时候再考虑吃阿胶之类的补药。有的人一旦舌苔变得干净了,就会觉得体力也好了很多,身体轻快了,还没吃补药就有了进补的效果,其实就是因为阻碍你气力的湿邪祛除了,身体恢复到了自然状态。
还有一种情况是吃了油腻的东西之后,觉得胃里的食物停在原地不动了,这是很多人和我描述他们的症状时说的。一般都是先吃了烤鸭或者涮羊肉,后来又吃了冰激凌,或者又喝了冰镇的可乐,结果胃就不动了,自己都能觉得吃进去的食物停在胃里,打出来的嗝都带着腐食的气味。再看舌苔,肯定很厚、很腻,这是因为寒湿伤了脾,脾无力运化了,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吃点儿比“二陈丸”性质更温的药物,因为这种湿是寒湿。比如说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就是我们在夏天中暑时喝的那种像酒一样辛辣的药,它对祛寒湿非常有效,绝不仅仅用在夏天中暑这种情况。因为其中的药物性质偏温、气味芳香的居多,中医形象地描述说,它可以蒸发掉寒湿。而且一定要喝“藿香正气水”,而不是吃“藿香正气胶囊”,“水”是乙醇提取的,酒的温性可以帮助祛湿。“胶囊”虽然“好吃”,但效果就打折了。吃到舌苔变薄,胃里开始活动,打嗝的味道减轻了,你就可以停药了,这时候寒湿已经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