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现象持续的时间久了,人们往往不会理会它的合理性,而只是无形中渐渐适应罢了。
今日一反常态,出了天大的事儿,所有的人在惊慌的同时,恐怕这才想起一个问题来:大煤矿,真的会永远这样存续下去吗?
真的会按照现在这样的方式,一直存续下去吗?
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县衙人手有限,抽调一批精明差役去,不许闲人从东边向三边镇靠来。其余人马,依旧到三边镇。钦差只是临时路过,先应付过去再说”。
县丞会同主簿、典史等,众人一时都拿不出好主意,也只能如此了:先到三边镇再说吧。
此时,三边镇北侧,两位钦差与知府、知县等缓缓驶来。
仲逸与李序南一行自南向北,说是考察民情,走着走着,便渐渐向三边镇靠拢。
三边镇,三方人马分头而来,总算名副其实了。
…………
“出事了,出事了,你们还敢朝北边走?大煤矿发生打斗,四周起火,乱成一片……”。
沿路几名行人,行色匆匆,见到仲逸与李序南后,急忙上前劝说几句,而后便继续向南边跑去。
“仲大人,本官身为榆林府五品同知,大煤矿也在治下,事发突然,务必前去查看”。
李序南向众人吩咐道:“事不宜迟,我们速速赶往大煤矿”。
无论他们二人私交如何,在明面上,李序南还是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而这个道理,仲逸又何尝不知?
“既然如此,就请李大人快快前去,只是……”。
仲逸面露难色道:“只是仲某身为翰林院侍读,无权过问此事,本官的差事是了解民情,但大煤矿事出突然,各衙门尚未定论,故此不必插手”。
此言一出,众人无话可说:仲逸隶属翰林院,即便榆林知府、陕西布政使,恐怕也无法指使他。
“既然如此,本官将罗英留下,连同程默,一起陪同仲大人”。
见阿虎等四人皆不言语,李序南质问道:‘还愣着干什么?难道让本官一个人去吗?我这个五品知府,还管不了你们了?’。
末了,他冷冷一句:“大煤矿出了事儿,谁能担得起?”。
“不敢,卑职不敢”。
阿虎等人急忙扶李序南上马,并向另外三人吩咐道:“快,保护李大人,马上去大煤矿”。
李序南都未来得及道别一声,就匆匆离去。
“仲大哥,你不是说我们都有差事吗?现在李大人他们都走了,是不是,该我们上了?”。
罗英心里再清楚不过:李序南是刻意带走阿虎他们四人的。
“罗英,你现在马上去三边镇西南方向那个村口,刘大顺已在那里候着”。
仲逸向罗英叮嘱一番,并将一份书信交给他。
离京之时,袁炜曾向仲逸交代过几个人,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他们。
袁炜已荣升礼部尚书,对昔日的门生故吏而言,能为他效劳,自然求之不得。
“办完此事,我们在三边镇会和”。
仲逸再次叮嘱,罗英立刻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