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直接形成广域场,但却可以形成一个费米激发态。
在这个激发态中。
衰变的原子壳中会出现两个空位,因此会有两个电子同时被‘上膛’。
众所周知。
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及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质子与中子互相变换,就是通过将一个u夸克(+2/3e电荷)和一个d夸克(-1/3e)互相变化。
比如中子可以释放电子和电子中微子的反粒子变成质子,能量很高的质子可以放出正电子和电子中微子变成中子。
上述第一个叫做β-衰变,第二个叫做β+衰变。
也就是电子+质子=电子中微子+中子。
而这时候呢。
一切就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原点:
孤点粒子符合轻子数不守恒以及重子数不守恒,也就是动能小于静能。
因此同样的信号。
由孤点粒子形成费米激发态最终生成的电子中微子,与常规放射性背景的信号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不过很快。
章公定便再次眉头一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小徐博士,如果你准备从双电子捕获入手的话,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吧?”
徐云连忙正了正身子:
“愿闻其详。”
章公定挠了挠自己的地中海,掰持着手指算到:
“你看啊,在质子转变成中子中,W-玻色子起了一个传播作用,对吧?”
“所以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上夸克吸收了W-玻色子,那么W-玻色子的这部分能级精度误差,你准备怎么修正呢?”
“W-玻色子的能级精度啊.”
徐云闻言,顿时表情一肃。
如今这个方案属于他的灵光乍现,详细的思考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或者说也不可能长。
之前能够说出那句话,很大部分要归功于他对孤点粒子的了解。
因此眼下听章公定这么一问,徐云也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虽然自己的方案消除了常规放射性背景的误差,却多了个W-玻色子的影响。
这部分的影响量级大概是80GeV,误差大概在万分之七左右,比ΛCDM百分之三的误差要精确很多。
但这个误差幅度依旧很大,至少离众人预想的‘完美’情景有所差距。
如果在之前那还好说点。
但如今随着这个新方案的提出,众人的期望值和情绪也愈发拔高了不少。
因此与之前相比,这一次反倒有不少院士不太愿意就这样‘将就’过去了。
但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就在徐云沉默之际。
人群外忽然又响起了一道声音。
比起徐云此前说话的底气不足,这道声音是真的有些虚弱:
“小章.可以试.试加入J/psi粒子修正”
徐云等人顺势望去。
看清说话对象的容貌后,徐云顿时一惊。
这次的开口之人不是别人,赫然是.
王耀平王老!
只见不知何时,王老的轮椅已经被人推到了主控台附近。
这位华夏空间技术的国宝级宿老,此时正披着一条毛毯,一边喘着气一边开口:
“用J/psi粒子做本底模型.应该应该可以对抵掉W-玻色子的误差”
“J/psi粒子?”
听到这个名词。
徐云、周绍平等人,脸上同时一怔。
不过一秒钟后。
众人的这丝错愕,便立刻化作了
欣喜!
J/psi粒子。
这是一种产生机制尚不明朗的微粒。
它比较常见的出现方式,主要有singlet prompt、octlet prompt和B及璨偶素衰变三种过程。
比如QGP产生的标志之一,就是是高横动量下的J/Psi的产额抑制。
除以此外。
J/psi -> rho+π-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强衰变。
J/psi粒子的能量约3GeV,虽然和W-玻色子的80GeV相比相差很大,但它却有个相当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它可以满足对称性的W-玻色子标量场。
举个例子。
如果说徐云他们的实验过程是一道水流,W-玻色子是混入水中的小磁块,会对水流的体积统计造成影响。
而J/psi粒子呢,就是一种磁极。
它可以完美的将W-玻色子吸附出来,同时还不会和水流发生反应。
不得不说,不愧是王老,一开口便直中标的,一针见血。
有了J/psi粒子这么个补丁.
至少从理论上来看,徐云的方案可以说是完全成立了。
当然了。
作为一个精尖的研究方案,单纯在理论上合格是不够的。
想要让它能够顺利跑起来,还需要计算出各种关键的数值。
这也不是一个容易的活儿。
这种没有现成模板的数据很难用超算之类的协助,完全都需要重新设定。
各种材料例如水基液总数、J/psi粒子的入射角度等等,都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来进行初步设计。
至于量是多是少还是刚好合适.
唯一的验证方式就是实操,然后根据最后的结果进行调试。
不过总而言之。
最难的切入点已经全部搞定了。
前前后后消耗了不少精力的徐云,也才此时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昨晚由于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陆姓教授打呼噜的缘故,他在招待所里其实就没怎么睡好。
于是他和潘院士说了一声,便回到了台下的座位上小憩了起来。
结果刚没眯一会儿,他的耳边便传来了一阵交谈声。
徐云下意识睁开眼,发现此时周绍平正站在他身边两三个身位,与助理说着话:
“小马,你去趟行李室,把我的老花镜拿过来,抓紧点时间!”
待助理离开后。
徐云拍了拍脸颊,有些好奇的对周绍平问道:
“周院士,您眼镜坏了?”
“哦,是小徐啊。”
周绍平此时也发现了坐在自己身边的徐云,笑着指了指自己现在戴着的眼镜:
“不是不是,我现在这副是没有度数的装饰镜,想坏也坏不了的。”
徐云顿时一愣:
“那您找马助理去拿老花镜是”
周绍平看了他一眼,用下巴朝主控台努了努:
“你提出的方案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制定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却还需要很复杂的适配与规划。”
“这种适配电脑啊超算啊都设计不出来,其他的研究员经验又不足,所以我们几个老骨头就和小季商量了一下,由我们出面来协助制定具体的方案。”
“毕竟方案设计,华夏没几个人比我们有经验了。”
周绍平话音刚落。
周围也陆续传来了各位老院士的声音:
“小陈,给我泡壶西洋参!”
“小郭,我假牙呢?”
“小季,这个实验室没啥设备,能抽烟不?”
“谁给我支笔?媒介子这玩意儿就是得用笔算才合适,出了大漠后几十年没用笔算了,可惜老郑走得早.”
除了周绍平外。
最靠近徐云的院士是性格很暴躁的章公定,此时他正乐呵呵的朝几个同行做着抱拳的手势:
“诸位老哥等我片刻,我去换个纸尿裤就回来,人老了,除了脑袋还勉强能转,有些部位管不住咯.”
很快。
包括潘院士在内,所有能动的院士们,都分配到了对应的适配任务。
“.”
看着热热闹闹的现场,徐云的鼻子忽然有些发酸。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都顶级的地下基地,锦屏实验室拥有着很多很多先进的设备。
在一些数据分析方面,它甚至超过了常见的‘国家队’之流。
但当某个环节缺乏模板可套,需要完全自主适配的时候.
这些设备就有些无力了。
这种情景下唯一有用的,便是丰富的科研经验。
而纵观整个华夏。
谁能有这些老院士的经验丰富呢?
这是一个很残酷但又无法否定的现实。
但看着这一位位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包着纸尿裤上阵.
徐云的心头总是有些不是滋味。
还是不够强啊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
过了一会儿。
徐云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快步走到了周绍平身边,道:
“周院士,我来给您打个下手吧。”
“打下手?”
周绍平顿时一愣,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犹豫:
“小徐博士,我要做的可不是单纯的计算,否则用计算机就能解决了。”
“像高横动量、规范场基底的跨度,都需要很复杂的适配,最少都是两三个模块一起联动,你能行吗?”
徐云用力的一点头:
“您放心吧,我肯定跟得上您!”
周绍平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想到徐云此前的表现,他最后还是迟疑着同意了:
“行,那你就来试试吧,跟我来。”
徐云点点头,跟着他走到了试验台边。
与此同时。
他的掌心之内。
一张卡片悄然化作了虚影
注:
通宵码了这些,撑不住了,错别字醒来改。
四天四万字了,求月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