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二皇子乃是当今皇后之子,肩负天命国运,又勤勉克己,兼修治国安邦之策,这是大学士们乃至朝廷对皇子的期望,而二皇子遵照而行,有何不好之处?”
听宝钗的口吻,至尊至贵之人,关心国家大事,是理所当然的事。
看来,宝钗的身上,确实有“肯教夫婿觅封侯”的志向与见地,在她庄静娴雅的外表之下,并不只有清高自诩,还有务实与上进。
贾宝玉相信,方才的话他要是去问黛玉,黛玉必然会觑她一眼,然后淡淡的甩下一句:“他好不好,与我何干?”
从这一点上来说,贾宝玉的心思倒是与宝钗更像一些。
不对,他哪有什么清高的外表,他从里到外表现出来的都是务实的市侩与对权势的热衷追求......
所以,哪怕贾宝玉已经猜到二皇子不得圣心,但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跟在二皇子身边。因为,二皇子目前是他最好的选择。
至于圣心,圣心是可以改变的。历来,很多一开始不得先帝信任的皇子,最后还不是一样能稳稳的坐上皇位?
当然风险是有的,不过还是那句话,他没有别的选择,贾家也没有别的选择。
而且,皇帝年纪还不算太老,时间还很充裕。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乘着给二皇子伴读的机会,将大玄帝国的权力中枢摸清、摸透,将来才能应变。
宝钗在回答贾宝玉的问题之后就一直关注着贾宝玉的神情,等着他的评判或者说出别的高论。
可是贾宝玉竟当着她的面陷入思索之中,一张白嫩尚且都不能算是俊朗的脸上,竟是浓郁的深沉。
她再如何博学与豁达,都难逃她仍是一个闺中女孩的前提。她的大多数认知都是从书中、从母亲的教导中而来。
她也并未见过太多男子,像这样近距离打量一个同龄男孩更是从来没有的事。
但她知道,这样的神情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身上的,它应该出现在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或是勤政为民的父母官,甚至是为国为民的大贤身上。
思及他们刚才谈论的话题,宝钗不难猜测,贾宝玉思考的便是外界的国朝大事。
再思及大半年来对贾宝玉的认识,以及贾宝玉在太上皇寿宴上的惊艳表现,宝钗心下了然。
宝兄弟,年纪虽轻,然已具青云之志!
宝钗眼中忽然绽放夺目的光彩。
贾宝玉回神,刚好看到宝钗的这种眼神,他倒唬了一跳:“宝姐姐,你......”
怎么办,难道宝钗已经对自己产生非分之想?
宝钗不知贾宝玉的心思,笑道:“没什么,宝兄弟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呃,宝姐姐说的不错,二皇子殿下人中龙凤,他行事自然没什么不妥的地方。”
宝钗细细的瞅了他一眼,道:“宝兄弟也是难得的少年俊杰,如今又作为伴读,可以时常出入皇城,受到朝廷大学士的教诲,待将来学有所成,必能一展宏图之志。”
“哪里哪里......”贾宝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虽然明知道宝钗这些话是站在表姐的立场上说的,但他还是改不掉老毛病,没忍住调侃了一句:“能得到宝姐姐的青睐,我已经是心满意足,也就不再稀罕什么宏图之志了。”
贾宝玉与宝钗说话的声音虽小,但是旁人留心,还是能够听得见。
早就看到贾宝玉与宝钗亲密交流心有不满的黛玉,此时一听到贾宝玉这句话,顿时道:“是呀,宝姐姐的青睐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我们这里,也就只有你一个人而已!”
宝钗本来只是有些发愣,此时被黛玉这么一戳破,也自知和贾宝玉的话亲密过甚,面上微霞,可惜在她如雪肌肤的遮掩下,红的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