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觉中,百里无忌已经深得柴荣信任,而被真正当成了他的大哥。
柴荣随即下令,大军移师宁州以东的坊州。
其用意有二,一是柴荣想就近与百里无忌会晤,以确定两国共同抗敌事宜;二是渭、原二州的收复,周军可以通过固守二州,分隔上、下两路辽军,各个击破。
柴荣却不知道,此次南下,辽军的精锐禁军有十二万人之多,在渭州城血拼一场,胜利又来得如何惨痛。
柴荣更不知道,他的这一决定将使多少周国,甚至明国士兵死在渭、原二州城墙上。
……。
沿路不间断地急奔,换马不换人,经过两天,百里无忌率明军进入渭州城。
见到百里无忌完好地回来,徐守仁哭泣着拜倒在百里无忌脚下,在这一刻,徐守仁终于放下心中的负担,如同特战军士兵放下心中的负担一样,他们终究没有失去百里无忌。
渭州城中的不管是明军还是周军,都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仿佛打了一场大胜仗。
士兵们需要一种寄托,一种引领他们胜利的精神寄托。
而百里无忌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任何一个明军士兵心中,没有谁能让百里无忌更让他们信任。
一个从县令到皇帝的人,一个能沦陷西域两个月又安然归来的人,还有谁能更让士兵信任,最关键的是,士兵们觉得百里无忌不但能带着他们胜利,还能给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安定充足的生活,这不是换个皇帝能做到的。
赵匡胤、向训默默地站在后面,听着士兵们疯狂的欢呼声,心中各种滋味参杂,不可明言。
等到群情有些退去,赵匡胤、向训上前向百里无忌见礼。
“大哥安好。三弟当日未能出兵救援,确实事非得已,还望大哥恕罪。”
“恭候明国皇帝安然返回,外臣向训拜见明国皇帝。”
百里无忌看着俯首施礼的赵匡胤。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人,依照原来的历史将成为柴荣的继承者,建立宋朝。
百里无忌对此人本来是一无好感,总觉得他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可从交往以来,他对柴荣的忠诚却是无可指责的。
也许,有雄才伟略之人、男人,都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欲望,百里无忌自己也是如此,又何必苛求别人呢?
百里无忌心中一叹,上前扶起二人。道:“事出突然,三弟自应灵活处置,再说朕也完好无损回来了,你勿须挂怀。”
赵匡胤也不想纠结于此事,继续禀报道:“禀告明国皇帝。我国皇帝已经移师坊州,正往渭州城而来,传讯恳请明国皇帝暂留渭州城一晤。”
百里无忌愕然,这柴荣不要命了,渭、原二州在两路辽军的夹击之下,危如累卵,竟让自己暂留渭州不够。他还正在赶来。
百里无忌问道:“二弟现至何处?”
赵匡胤答道:“已过宁州。”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