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都是跟随者宋教仁一路而来的,并不是在我们境内,只不过是在发生刺杀之时,最后经过我们这里而已,所以,我们有理由宣称我们的无辜,甚至因此,反过来利用这些来进行对南方政府的不满”
“这么说来,倒是有些理由”在他旁边、一直以来都跟冯国璋看不对眼的段祺瑞这时候出声了,可是在冯国璋听来却不是那么的好听。
段祺瑞向袁世凯行了一礼,然后转向冯国璋,带着微笑戏言一般的道:“华甫兄(冯国璋字),难道你是这些天脑袋进水了,竟然忘记了,人是可以做很多假冒的事情的,比如说,这几个人谁知道是不是受人指使然后连死也不怕的人,他们会不会因为某人原因而直接的诬陷总统呢?毕竟,现在每家每户,很多时候都是还残留着在家中养有死士这一说法的。”最后一句话,却是向袁世凯说道。
“你”冯国璋有些气不过来,不过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他也明白段祺瑞虽然在气他,可是也说得很有道理,所以他却是有些担心的看着正中央的袁世凯了。同时,也把眼光落到了袁世凯旁边的那人身上,隐隐的,还略带着些许的求助的意思。
赵秉钧是袁世凯最信任的人,作为内务大臣,甚至他的头上还被挂了 一个副总理的职责,可见他在袁世凯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虽然段祺瑞和冯国璋也是袁世凯重视的人之一,可是和赵秉钧这位随着袁世凯真正的走南闯北之人一笔,他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赵秉钧自然也看到了冯国璋的眼色了,轻吟了下,觉得这时候跟他交好也不错,毕竟真要说起来,他也知道总统多半不会把这些人怎样,毕竟现在正是人才缺失的时候,想到人才,他不由的感叹,堂堂的大中华,现在却是四分五裂的到处抢占人才,还真是有些感到悲哀。
向袁世凯行了一礼,道:“总统,我觉得,这事情我们还是直接的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吧,直接的说明不管我们的事情,直接的堵住那些人的口,至于怀疑与否,那也只能够我们自己承受了,毕竟有些人还是会继续的给我们找麻烦的,我们也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都进行封口。好在这次宋教仁没事,要不然的话,还真是坐实了这事情,那可就更加的会不妙了。特别是那些爱国人士想要改革的人之心,他们会因此而认为总统是一个不想要改革国家的人,进而选择支持那些南方的党派”
说道南方的党派的时候,他偷偷的看了一眼袁世凯,他心中暗叹,其实,不知道袁世凯心中的所想就是不想要改革,想要继续的把持权利一直到老死的时候,甚至作为他的智囊,他更加的知道对方的野心,也正是因为知道和支持他,所以他赵秉钧才会得到袁世凯的真正的信任。
袁世凯或许也是想到了这,皱了皱眉,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他从赵秉钧的话中,已经知道了赵秉钧话中的核心,那就是他袁世凯不想改革。这正是他的所想,而这赵秉钧的话正式点到了最佳的点子上去了。
这让袁世凯还真是犹豫的很啊。
改革,他知道就必须继续的走下去,最后就会真正的成为一个向外国那样需要竞选才能够继续的当总统了,虽然他知道现在他还是有很大的把握当选的可是下一届呢,下下一届呢,两届加起来也就是八年的时间而已今年才53岁的他,八年之后也即是61岁,不能够连任的他还能够像现在这样的为所欲为吗?答案自然是否定了。这让他绝对的心不甘。
但是不改革的话就会受到全国的否定,最后甚至引来全体改革派个改革人士的讨伐,这对于他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毕竟一直以来都在读着《唐太宗语录》的他,也是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的道理。
改革是有危险,不改革,危险似乎可能会因为宋教仁这事情而来的更快,这还真是让袁世凯感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还真是难以下定论啊。
而下面的赵秉钧和段祺瑞、冯国璋等三人也在定定的等待着袁世凯的最后下定的结论,他们都屏住呼吸,因为他们知道,总统的哪一个决定给他们带来的变化给他们以后造成的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这种感觉,还真是痛苦得紧啊。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以后他们都因为今天的原因而开始对袁世凯更加的离心离德,两人又明争暗斗而使得袁世凯寝食难安,也为后来袁世凯为此而把跟段祺瑞、冯国璋一起称为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出来压制他们埋下了伏笔。
第二更,到底是谁策划动的手呢?大家请猜猜,下章就揭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