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太:“你们家天天吃的像过年一样,不觉得怎么样。一般人家,都是临到年前才蒸锅馒头哩。蒸早了,家里人吃完了,过了年拿什么待客人呀?!
“还有你们的玻璃窗户,农村里也挺少。一般人家,都是年前买张白~粉~连纸糊糊窗户,显得明亮。”
郝兰欣:“就是。在老院里的时候,都是二十五、六才蒸过年的干粮。蒸完干粮以后,再糊窗户,怕熏黑喽。”
田幼秋见大人给解释的差不离了,自己也知道了。又逗田苗苗:“苗苗,你再说个新学的,让哥哥听听。”
有了开头,再说就好张嘴了。田苗苗一看人们都喜欢她说唱儿,人来疯劲儿上来了,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自己熟悉的能背过的儿歌。
田幼秋:“苗苗,再说一个今天能用上的。”
田苗苗想了想,又说道:
“ 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
今年小子混得苦,明年再吃关东糖。”
田幼秋摇摇头,说:“这个不贴题,明明你手里拿着关东糖哩,怎么叫灶王爷明年再吃呀?说个贴题的。”
田苗苗眼睛却望向田青青,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田青青沉下脸色,说:“看我干什么?你愿意说哪个说哪个。”
田苗苗一纵小鼻子,小眼儿一瞪,立马认真地说道:
“腊月二十三,
灶王你上天。
送你一匹马,
还有三炷烟。
鸡鸭鱼肉你尽享,
水果麻糖你也别嫌酸。
见了玉皇大帝,
可别瞎胡侃。
父子婆媳吵架是闹着玩儿哩,
摔盆子打碗你说没看见。
家中的好事你就多多讲,
编排得好了回来我有重赏。”
田苗苗一说完,田幼秋和田幼春都“哏哏”笑起来。
郝兰欣和田达林则瞪大了眼睛,像不认识自己的小女儿似的。
郝兰欣:“这么长的句子。你也背过喽?姐姐多会儿教给你的?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个?”
田苗苗脆生生地不无骄傲的说:“就是这两天里学的。姐姐说不让我说。让我在祭灶王爷的时候背。”
田青青白了田苗苗一眼:“还不叫你说哩?你这不是全说出来啦!把我也给卖了。”
田苗苗笑得“哏哏”滴。
郝兰欣望了一眼田达林,又对田青青说:“原来你早就有祭灶的准备呀!像唱戏似的,还背儿歌给灶王爷听。”
田青青笑道:“我想给你们来个惊喜。越热闹不是越好吗?!”
一家人又全笑了起来。
刚刷洗完,温晓旭就来了。
这个小正太算是摽上这里了。一天三顿。吃了饭就往这里跑。晚上不过八点不回去。
一来这里房子宽敞、明亮,有单独房间供他和田幼秋做作业;
二来这里有零食儿吃。听青青每天都要给他们一些花生瓜子糖果什么的,还每天给他们倒一杯桃汁喝。
再一个就是愿意和田青青在一块儿,有不会的题,田青青还能辅导他们。
没进过校门的孩子辅导上学的小学生,虽然让人们不理解,但由于田青青“脑子好用”,一看就会,在这个家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田青青也给他们立了规矩:“早饭和晚饭后,是做作业的时间。晚上就不用说了。外面黑。早饭后外面还很冷,等九点以后,太阳光暖和了,再出去玩儿。
温晓旭和田幼秋对这个都没有异议。
温晓旭一进门,就和田幼秋到西屋南间里做作业去了。
田青青给他俩拿过去两个糖瓜儿。给温晓旭一个,田幼秋跟着沾光蹭一个。把两个小正太都高兴的了不得。
田达林则把前街上的“杀包子”(注1)叫来宰羊。
让“杀包子”宰是要有报酬的。也不多,明码标价:下水一律归他。不过,一般人家还是要割二、三斤好肉给他。所以,这个时候的“杀包子”很好请。
自己喂了一年,从一个在怀里抱回来的小羊羔,长到六、七十斤的大羊。郝兰欣心疼的了不得。一逮羊就躲在屋里。直到外面没羊的声音了,才敢出来。
按照她的意思是把羊卖了,再把一小部分钱用来买肉,这样还能落几十块钱。
在田青青的撺掇下,田达林坚决不同意。说家里没有喂着猪和鸡鸭什么的,不宰只羊。过年没有抓挠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