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教组织的头领担当。此外她还在吠陀王
教势力之间的三个极为贫瘠的沙漠邦郡分别建立三座许是时运正旺,在她遵照萨满教的轨仪为祭坛施展祭天降神之术的时候,原本在当时那个季节不会下雨的三个沙漠邦郡同时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且是极为反常的下了三天。这些雨水连同恒连山脉上所融化的雪水,形成了急的洪流,在山体上冲刷出了一道天然山渠,引得恒连山脉上的雪水流到了长空婉如开设祭坛的三个邦郡东侧的一小片草原上,并形成了一个天然湖。
这种近乎神迹的事情,不但使得三个号称吠陀最贫瘠的邦郡拥有了能够维持生存的水源,还使得长空婉如的声望在吠陀的萨满教中高涨到了极点,她从此被吠陀的萨满教尊称为圣母,而那个天然湖也被称为了圣母湖。随着长空婉如在吠陀的萨满教徒心目中拥有了无法动摇的声望,之后几年里面她开始清理吠陀萨满教中那些不愿归顺她的人,其中四名大祭司中就有三名神秘死去,虽然有不少人怀疑这更她有关,但是面对拥有神一般声望的她却没有人敢多一句嘴。
由于得到了段虎的武器支持,长空婉如得以迅的在几年里面组建起来了三支人数高达三十万的萨满教僧兵,并且凭借这些忠心不二的僧兵以及吠陀王的放纵,那三个沙漠邦郡全部都纳入了萨满教的统治,邦郡总督也是忠实地萨满教徒。
虽然有了圣母湖的滋润。但那三个邦郡的土地依旧贫瘠,人口一直无法升上去。可是贫瘠的土地和艰难的生活,加上狂热的信仰,使得这片土地上的吠陀人要远远比其他地方的吠陀人彪悍很多,几乎达到了全民皆兵地地步,这也是北部邦郡其他两股势力对其极为重视的主要原因。当初婆门教的一个城主因为无意中看上一名普通萨满教徒的妻子,并且将她强抢入府,长空婉如知道后。立刻下令攻打那名城主所在的城邦,杀了将近三万人,将城池财物掠劫一空,诛灭了那名城主满门之后,才退兵收手。这一看似小题大做的疯狂举动,不但震慑了整个北部邦郡。还使得吠陀萨满教内部变得更加团结,战力也随之提升到达顶点。
面对这样一支强硬地势力,无论同样身处北方的吠陀王和婆门教势力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很清楚这股势力是左右战局的关键,所以几乎同时双方势力的头目都给吠陀萨满教的总祭长写了一封信,想要让他站在自己这边,再不济袖手旁观也好。随后他们同时受到了萨满教总祭长给他们的信件,表明眼下萨满教跟北疆总坛失去了联系,吠陀萨满教的高层无法做出决定,所以在没有得到总坛指示之前不会参与任何争斗。
这两封意思含糊的信件虽然没有给予双方势力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在双方看来其中的意思已经足够了。于是在萨满教没有介入地情况下,吠陀王和婆门教在北部邦郡的势力展开了激烈地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婆门教地势力逐渐占据上风,原本府邸在北方的总督们纷纷转移到了南方。跋也是其中之一,他在开战之始便将总督府移到了巴提雅城。
由于段虎拿下了洛加城,使得北部邦郡无法和南方取得任何联系,而摩云关又因为巴比司家的作用,切断了吠陀跟北疆的联系,以至于北方邦郡变成了一个孤岛。随着北部邦郡的战事加剧,大量的北方平民开始坐船向南方逃窜,在经过几次大规模的难民潮之后。扼守咽喉的跋将自己地兵源开始放在了这些难民的身上。他在巴提雅城周围以及红河上,设立关卡。将所有准备南下地难民拦截下来,其中的青壮一律都被抓入了军队之中,补充其战力消耗。虽然他的这一措施拆散了无数家庭,使得不少吠陀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但从军事上来看,他的军队在激烈的战斗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不少,总兵力扩充了两倍有余,并且多次击败并攻陷婆门教的军队和城邦,俨然已经成为了六名总督的中心主力。
跋出身吠陀的一个没落将领世家,由于是庶出,加上母亲身份低下,所以一出生他就注定无法得到将领世家的帝刹种姓。因为种姓给他带来的羞辱,也使得他极为痛恨最先提出种姓制度的大德圣主,从而对看中其能力给予其帝刹身份的吠陀王极为忠心,并誓死为吠陀王对抗婆门教。
面对眼前的局面,跋看得远远比其他总督要远得很。他很清楚随着战斗的延续,最终的胜利者绝对不是吠陀王,也不是婆门教,开战双方都会因为兵力损失以及粮草耗尽,而失去战斗能力。到时一直充当旁观者的萨满教就能够出来收拾残局,从而把他们全部消灭,掌握整个北方十六邦,即便不能将他们消灭,也会尽最大力量减弱他们的军力和地盘,从而扩大萨满教在吠陀的影响力。
虽然跋曾多次向其他总督提起过对萨满教的怀疑,但是却丝毫无法引起其他五位总督的注意,这些总督都和萨满教关系极为不错,身边最宠爱的小妾也都是萨满教赠与他们的,所以每次跋提出萨满威胁论时,那些被酒色财气所迷的总督们都会顾左右而言他。
或许是跋感觉到其他总督跟萨满教可能有所交易,所以他决定以一己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场战争结束掉。他的想法就是聚集所有军队,以婆门教防御相对薄弱的达陀平原为突破口,北上贯穿整个婆门教所控制的邦郡,与身处北疆的六十万吠陀精锐取得联系,让他们南下平定北部邦郡的婆门教,最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南下攻打月护军。也正是抱定了这样一个主意,他将自己将近八成的军队全都秘密的调派到了伊兰特邦的北方,随时准备进攻,而进攻的最佳时机就是等待婆门教大军攻打产金之地达荼邦的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