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在罗士信一声令下,唐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了辽东城,并且将捷报传回长安。
攻打下辽东之后,罗士信并没有急着进兵,而是选择在辽东城内静修。
他们大军万里远征,水土不服,这一路连战虽取得不菲的战绩,一举克复辽东,但也有久战疲乏的感觉。尤其是对于辽东城的攻打,尽管只有最后阶段的强攻,唐军有炮石强弓弩箭的掩护,还是无可避免的付出一定的伤亡,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来恢复最佳的战斗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也可以用在这个地方。
在休整期间,罗士信作为三军统帅,并没有因休整而清闲下来,不断的调查高句丽在失去辽东城以后的反应,调查辽东城内百姓的情况。
调查高句丽的动向,罗士信交给了左天成他们,他们在高句丽蛰伏了十年,有着自己的情报网,由他们处理这事,在恰当不过了。辽东城内百姓的情况自然是交给了刘仁轨来处理,他受的是皮外伤,只是血流的较多,身子又不如罗士信这类武将壮实才会有昏迷的迹象,实质上伤的并不是很重,在攻打辽东的这段时间里基本上恢复的差不多了。
作为以后的一代名相,刘仁轨是才兼文武,即有出众的军事谋略也兼具着治世水平。让他来处理辽东之事,也再适合不过了。
也就在辽东休整的时候,罗士信亦得到了水陆军攻破卑沙城的消息。
卑沙城虽然依山而建,四面险峻,唯西门可以攀登,但是罗士信将所有在幽州准备的攻城器械绝大部分都交给了他们,攻打辽东时所用的大多都是临时建造的。在先进的科技。与唐军兵卒的奋勇下,最终克城,将卑沙城完全掌控。
“太好了!”
罗士信挥舞着拳头。将这新到的消息递给了薛仁贵,道:“你怎么看?”
薛仁贵从容接过。反复看了看,沉吟也许久。这自从当任罗士信的亲卫之后,不断指点他武艺,在很多军事上的处理都不避嫌,甚至主动将一切较为机密的情况说给他知晓,听听他的意见。薛仁贵机敏知道罗士信这是有心培养他,心中感动,更是抓住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学习的更加刻苦努力。
对着一旁的地图想了好半响,薛仁贵道:“卑沙城位于高句丽都城平壤附近,掌控卑沙城就能威胁到高句丽都城平壤。这就如一把利刃插在高句丽的腹心,我们现在兵力有些不足。高句丽若举国来战,实力太过悬殊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可是卑沙城现在被我军掌控,这情况就不一样了。高句丽必需分一部分兵马护卫他们的国都,又要派一部分兵马攻打卑沙城。同时他们还不能做事我们这路大军攻城略地将他们的前线城池一座座的攻打下来,必需派兵来支援。如此他们的兵力将会因为我们攻下卑沙城而分为三路,能够让我军逐个击破。”
罗士信笑赞道:“很有道理,在军事上你果然与我想的一样。有着不一样的天赋。”
薛仁贵的努力用心,他这些天都看在眼里。这薛仁贵日后能够成为一代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果然有着成为传奇人物的潜力。这潜力不关乎他们的天赋而是本性品性。对于机遇的把握。薛仁贵很好的抓住了这一次机遇,用心学诚心学,这一点比什么都要重要。
过了一日,刘仁轨带着他拟定的辽东政治治理计划,找到了罗士信。
罗士信看着手上厚厚的治理方案,长叹了口气道:“还是你能够了解我的心思。”他不急着进兵高句丽腹地,休养生息是一点,真正关键的还是安抚民心。他心底深处对着辽东的情况存着一定的担忧,因为在进城的时候他发现城中大多百姓看他们的眼神并不是那么的友善。甚至带着一点点的仇恨,在辽东他们的存在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不受欢迎。
这时他若出兵高句丽腹心去攻打海东半岛。高句丽很有可能策反辽东百姓在他们大后方给他们添堵。
对于辽东百姓如此敌视,罗士信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辽东被高句丽占据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这两百多年,当地的百姓一直接受高句丽的统治。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受到高句丽文化的教育,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想要出人头地必须承认自己是高句丽人。面对这近乎两百多年的洗脑,地方百姓真正意识到他们的祖先是中原人,他们身上流着是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