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离着柏毅的办公室还有不远的距离时,朱英启就听到屋子里传来一阵中气十足的驳斥声:“莫辛纳甘?莫辛纳甘有什么好的?整支枪都是按照老毛子的体型设计的,枪长,扳机拉动力大,后坐力强,对我们体型偏小的中国人来说,操纵本来就困难。
更重要的是莫辛纳甘的精准度并不高,哪怕改用六条膛线的重枪管,也不见得能提高多少,这就好比,糟老头子配黄花大姑娘,就算有心也无力!”
此话一出,引得屋里的人一阵哄堂大笑,就连朱英启都差点笑喷了,能张嘴就把荤话肆无忌惮往外冒的,自然是从部队转业到白云厂的孔瑞。
朱英启知道这个人,在部队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野路子,现在转业到了工厂,开始学习技术,看来还是野路子。
可虽然是野路子,但朱英启也不得不承认,孔瑞还是很有能力的,特别是在改装精锻机时,就是他和柏毅两个人完成了,就算柏毅占据主导,也无法埋没孔瑞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之后与苏联人比拼枪管性能,更是打出了中国枪管的精气神,事后甚至得到了首长门的赞许。
这样一个上过战场,有实践经验,又有能力的人,所提的意见应该很符合部队的需要,但朱英启却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显然不太赞同孔瑞的话。
事实上不止是朱英启,屋里的反对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没错,莫辛纳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可三八大盖就真的适合吗?请别忘了,现如今志愿军的制式装备是什么?正是苏制的莫辛纳甘,而制约志愿军战斗力的又是什么?后勤,充足的后勤的供给呀,同志们!”
屋外的朱英启听了这话,不禁暗自点头,他就是志愿军后勤部的,很清楚后勤对志愿军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孔瑞的观点不敢苟同,三八大盖是好,可弹药怎么办?难道好不容易趋于统一的制式化弹药又要因为这款高精度步枪而改变?
那对志愿军来说可不是福音,恐怕只是负担!
“看来还是科班出身的王德化老成持重呀!”
从屋里不疾不徐的声音,朱英启早就听出了是王德化在发言,对于这个东北大学出身的老技术员,朱英启还是很尊重的,对他正在说的话也是频频点头。
可王德化的话还没说完,孔瑞急吼吼的闷声就将其打断:“弹药方面的事,可以通过改造来完成,这点我已经问过老任和陈工,理论上没问题,至于其他的,我只想说,当兵那些年,什么枪都打过,可抡起精准度,还是三八大盖最优,唯一的缺点就是子弹威力太小,如果能改7.26mm,相信这个方案一定能成!”
“从6.5改7.62?”
王德化怒极反笑:“我说老孔,你知不知道扩膛意味着什么?那不是简单的换个枪管,枪机、撞针、陂膛都要改,跟造一把新枪有什么区别?”
孔瑞被这句顶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还是脖子一梗,硬气道:“不管怎么样,从战士的实用性考虑,我还是觉得三八大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