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前几日。看到了一篇批驳你的文章,一时怒火攻心,摔了一跤。咳咳。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
杨帆道:“让你受累了。”
“你知道我看完那篇文章的时候说了什么吗?”
“不知。”
徐光启微笑地看着杨帆。道:“我说了八个字。小人当道,颠倒黑白。”他的目光一直盯着杨帆。问道:“你,真的灭了山西九族?”
“是的。”
“咳咳,咳咳。”徐光启的咳嗽声更响了。他缓了很久,才睁开眼睛,问道:“你知道你自己在干什么吗?我说了小人当道,那是他们不懂你要干什么,只看了片面。我骂他们颠倒黑白,那是替你鸣不平。如果你真的屠戮了九族,那我还能够说什么呢?”
“道义站在我这边,那就够了。”
徐光启摇摇头,道:“你还有什么道义?说来听听。今天你过来,我不想争执,只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我杀他们自然都是有原因的。他们私通建奴,贩卖火器、情报,这样该不该杀?我觉得这些蛀虫,死一万次都是不够的,所以就杀了。至于徐老您问我为什么要屠戮九族,我只能说,我还不清楚还有多少这样的蛀虫存在,只能杀鸡儆猴,灭了这些家族,让还有这个念头的人都缩起来。”
徐光启抿了抿发干的嘴唇,道:“你觉得你站住了道义的脚跟吗?”
杨帆停顿了片刻,抬起头,望着一边的窗口,呢喃道:“我听说过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自认不是什么上等之资,也不愿中庸,那就行之若素,大笑随心而已。”
徐光启抬起头来,将手抬起来,指向一边的柜子上。
杨帆探身过去,将上边的小抽屉拉开。
“这本《农书》,几日前,老夫做了最后一次修改。本来准备上朝呈给圣上,如今卧病在床,你且看看,有什么要再修改的地方。”
“在下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这本书还未作序,你若是看得起老夫,将它的序也写一写吧。”徐光启闭了眼睛,“不要推脱了。那首沁园春?帝颂,常人怎作的出来?”
“徐老谬赞了。那首词不过瞎作的罢了。”
徐光启鼻息渐长,似乎酣睡过去了。杨帆看了看书,稍稍翻阅,里边都记载了一些农业方面的经验,还有一些抗旱、防涝以及治理蝗灾的办法等。通篇无一处浮夸之词,朴实无华,却很实用。杨帆眯着眼睛,稍稍靠近那老人的脸颊,低声道:“定不负众望。”
杨帆起身的时候,床榻上的老人,眼角依稀泛着泪光。他没有一句批评杨帆的意思,也没有一句夸赞杨帆的话。直到杨帆走出去,听到门关上的时候,他才依稀喃喃道:“不笑不足以为道,看来那层虚伪的道义,在真性情面前,真的就是一张破纸罢了。”
他有些安详的闭了眼。
“年轻,真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