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宇都宫阁下,不要着急,咱不是说好乌拉尔山脉以东都属于亚洲,都是亚洲人的领土么,到时候那个阿拉什甚的自己会站队排排坐吃果果的,你还怕他不来抱咱们的粗腿不成!”说话的是吴佩孚,逗贪婪又刻板的rì本将领现在是这厮的一大乐趣。
孙良诚的第一装甲混成旅辖三个装甲团和一个炮兵团,每个装甲团还有一个六门的炮兵连(3门75野炮和3门75山炮),每个装甲团120辆中华ft-17ii型轮式装甲战车,360度旋转炮塔上安装一挺12.7口径的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并搭载一个包含8名武装步兵的车载步兵班。
每个车载步兵班装备1挺7.62口径的1917bra班用机枪、2支1伽蓝德半自动步枪和五支1903chūn田式步枪。此外60迫击炮被装备到排,每排辖一个2门的60迫击炮班,而81口径迫击炮被装备到营,每营有一个8门的迫击炮排!
装甲混成旅的炮兵团则辖两个野炮营和一个山炮营,每营三连6门制,全部是道奇1吨半卡车拖拽,加起来一个炮兵团的火力为36门75口径野炮和18门75口径的山炮。再加上三个团属炮兵连各六门山野炮,一个混成旅的火炮达到了惊人的72门!而这不过是参战军混成旅的标准配置而已。
加强的师属炮兵团则装备了54门150口径的重型榴弹炮,虽然重炮对行进道路的要求大大增强,但是王庚对钢筋铁骨的道奇1吨半卡车信心十足,作为一个**方向作战的派遣支队,重炮的存在对这支队伍未来的表现相当关键,因为航空队的空中支援总会受到天气和夜晚的影响。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王庚的参战军配带的钢盔不是英军和法军那种扁平的盆盔,而是这厮参照德军的钢盔式样设计出来的钢盔,相比协约国的钢盔,德式钢盔能更好的保护颈部,当然,王庚没有濒普鲁士那种盔顶的盔尖!
根据联军制定的作战计划,代号为“捍卫zì yóu”的战役将在7月初打响,而南下别动队的任务则是在战役发起前,沿着乌拉尔山脉东麓向南潜行五百公里,然后饶过乌拉尔山脉南端,转向西北方向,等“捍卫zì yóu”战役在乌法附近正式打响后。
孙良诚的别动队将长驱直入,从东南方向抄图哈切夫斯基的南方集群的后路,这一路打过去也得五百公里的行程,目标是先后拿下奥伦堡、布卢祖克、萨玛拉,封闭塞瑟兰的伏尔加河渡口,截断南方集群的退路。
好在乌拉尔山脉南端是哈萨克草原,这对全机械化行进的别动队影响相对小很多,如果是山地和森林,前进的道路则要艰难许多。等到了六月底,千辛万苦的孙良诚别动队已经顺利抵达了哈萨克大草原。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一路上所有遇到的牧民都被扣押并带在辎重队中一起行军,以免走漏风声,当然,d4中队的侦察机更是在上空搭起了一张防护网和侦察网,空中侦察的好处显而易见,制空权对现代战争的重要xìng越发让别动队的中rì俄官兵深有体会。
要说别动队里的乌拉尔骑兵第一师,这群前沙俄时代的哥萨克骑兵还真让孙良诚和坂垣征四郎刮目相看,打前锋侦察道路和断后都被这个哥萨克骑兵师给包揽了,哥萨克人的彪悍可见一斑,用大胡子师长恰巴耶夫的话说,这是最好的伪装,草原上出现一支骑兵不会太引人注目,要是车轮滚滚就很容易让人生疑。
当然,步兵第二十四联队联队长姿三太郎可不这么看,在他看来,恰巴耶夫的骑兵抢着当前锋探路,除了哥萨克更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只有他们打前锋,才能压住阵脚不让全军行进的太快,毕竟骑兵跑五十公里能累成狗一样,而步兵搭载着汽车开五十公里那就是打个盹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