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的通报,让荣启高比较满意。
荣启高当初的底线就是不要被抓典型。如果其他事情被抓典型,倒也不是太要紧。抓典型这种事,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会干的。荣启高当省委一把多年,这种事干过不少。但被抓了典型的地区,那些头头脑脑该提拔还是提拔,该重用还是重用。大家都明白,这不过是出于某种需要罢了。
彦华国企改制不一样,已经成为“政治事件”,一旦被抓典型,就标示着最高层面的某种政治风向。纵算荣启高不肯表明态度,但后续的干部处理,总是要进行的,这也算是一种间接的表态。
荣启高不想掺和到最高层的政治博弈之中去。
现在,调查组做出这样不褒不贬的调查结论,已经超出荣启高的预料很远了。
自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原因荣启高也已经知道了。事实上,在五阿公等人刚刚一进入大内,荣启高就已得到消息。类似他这样老资格的封疆大吏,不可能()在首都地面没有自己的“情报网”。彦华地区战争年代的老同志进大内去见老人家,这是何等大事,焉能没有人第一时间向他通报情况?
荣启高没有阻止,反倒暗暗有些惊奇。
邱明山那帮家伙,胆子还真大,脑子也确实好使,竟敢向老人家借力!
按照后世网络用语来说,玩的就是心跳啊!
不过很明显,这个势借成了,效果相当不错,调查组二话不说,就往回撤。
至于调查组回京之后。高层还要起怎样的风波,荣启高不管。他可以搬张椅子坐在一旁看热闹了。身居高位,在政治博弈之中有热闹可看,实在算得是一种幸福。
到了这个年纪,荣启高对自己的仕途之路定位相当明确,几乎就是尚为政的翻版。实权位置再往上基本没可能,退二线之后解决副国级待遇板上钉钉。既然如此,守成就比开拓重要得多了。
荣启高没意见,尤利民更加没意见。
袁留彦是不是有意见。不得而知,估计是不大满意的,却也不会表现出来。此事已经涉及到了荣启高的底线,袁留彦也需十分小心在意。一定要在这上头做点文章的话,搞不好就会引起荣启高的不悦。省委一哥和省府一哥携起手来。袁留彦自觉还没那个本事能够抵挡得住。
通报会结束,荣启高热情挽留调查组的同志再在洪州住两天,休息一下再回首都去。无疑,这就是句客气话,但青山宾馆扎扎实实准备好了践行宴。
尚为政笑着婉拒了,通报会一开完,调查组一行九人直赴机场。登上早就已经在候着的班机,直飞首都。事实上,因为等候调查组成员,班机已经延误了将近半个小时。
不过那个时候坐飞机的人本就不多。多数都是体制内的干部和先富起来的老板,班机延误半个小时左右,大家谁也不以为意。何况机场方面说得明白,在等候十分重要的客人。
八十年代末期。能够让班机延误等候的,绝对不会是普通客人。也不会是有钱的老板,只能是体制内的高官。
谁敢有意见?
不想混了!
调查组离开青山,原本被搅得暗流汹涌的青山省官场,又恢复了平静。一些心里打着小九九,想要浑水摸鱼捞一把的干部不免大失所望。
次rì,范鸿宇亲自去火车站接到了从首都返回洪州的“老同志七人组”,安排他们在洪州住了两天,到处走走看看,第三天才派专车将几位八十几岁的老同志和蔡洋诸葛琬儿夫妇送回彦华。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之中,不显山不露水,毫不张扬。
但这样的大事,一旦发生之后,终究是瞒不住的。一时之间,青山省无数干部目瞪口呆。
牛就一个字!
不服不行!
这种招都敢使啊,胆儿真肥。
不过想想,这样的事倘若发生在别的地区,或许绝无可能,发生在彦华,就情有可原了。彦华地委书记邱明山,本就不是以循规守矩而闻名的,胆子一贯不小。再加上敢于把天捅个窟窿的范二杆子,这两个人凑到一块,什么事他们干不出来?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这招是险了点,效果摆在哪里呢。
面临着这样高规格的调查组,面临着政治生命的“生死一战”,使出什么样的招数都是可以理解的,能“赢”就行!
将老同志送回彦华,马上就到国庆节了。
范鸿宇照例将当天的报纸和党刊整理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