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倒吸一口冷气,愣了半晌,忽然一拍大腿:“孤明白了。我们一直着眼于地,魏霸的目的却是在人,辰阳对他来说根本无足轻重,他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游击,让我们疲于应付。承明,是这个意思么?”
潘濬愣了一下,他刚才说的这些,只是想反驳诸葛恪的骄狂,有些东西也没有证据,臆测的成份很大。可是现在由孙权这么一总结,他觉得非常有道理。他们之所以为一直被魏霸牵着鼻子走,不就是因为双方有目标上有巨大的差异么?魏霸为了胜利,可以放弃任何地方,而吴军的战略目的一直是控制某些战略要地,比如辰阳,比如严关。如此南辕北辙,岂能掌握主动?
“大王圣明。”潘濬心悦诚服的拜了一拜。他发现孙权具体指挥算不上高明,但是从战略意图上考虑事情却能很快的抓住要点。
诸葛恪也沉吟了片刻:“这么说来,不抓住魏霸本人,攻取任何地方都没有意义。辅国将军却取辰阳,看似高明,却是露出了一个重大破绽。”
孙权疑惑的看着诸葛恪。
诸葛恪接着说道:“目前,我军中重将,真正能有能力和魏霸对阵的也就是这么几个人,辅国将军想必是其中之一。可是现在辅国将军去了辰阳,与魏霸对面的人是吕凯、朱绩、周鲂等人,这些人不仅兵力少,更没有和辅国将军统领全局的眼界和周密,他们能配合默契,挡住魏霸么?”
诸葛恪说到最后,抬起头看着孙权,目光中的担忧溢于言表。孙权心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心脏一阵阵的收缩,让他眼前发晕。其实诸葛恪高抬陆逊了,陆逊既然会去袭取辰阳,大概也没有想到他和魏霸在战略意义上的差别。但是陆逊谨慎,由他来统领全局,魏霸很难找到突破口,而陆逊不在,朱绩、周鲂等人就成了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很难挡住魏霸神出鬼没的攻击。
孙权眯起了眼睛,起身走到地图前,一动不动的看了半天。太阳穴上的青筋一下又一下抽动着,扯动了额头,连带着整个头部都隐隐的痛起来。他藏在袖子里的手一阵阵的出汗,手心冰凉。魏霸进入交州,交州大概守不住了,如果再让他进入豫章,不仅荆州可能会全面失守,连江东都有可能被他动摇。
如果潘濬分析的是真的,那诸葛亮可真够歹毒的,他只不过把魏霸派到武陵,就让江东不得安生了。
怎么才能控制住魏霸?
孙权想了半天,转过身看着诸葛瑾。“子瑜,你去一趟关中,与令弟重申盟好,让他撤回魏霸。”
诸葛瑾愣了一下,默默的点了点头。
“承明,你不能再歇着了。周鲂有智谋,可是他太年轻,恐怕镇不住大局。你立刻起程赶往临烝,主持大局。周鲂对豫章蛮比较熟悉,让他去庐陵。”
孙权把目光又转到了诸葛恪的脸上,静静的停了一会,笑道:“元逊,你也该上战场上历练历练了。有魏霸这样的对手,你会获益匪浅的。去桂阳吧。”
诸葛恪大喜,连忙起身领命。诸葛瑾大吃一惊,连忙推辞:“大王,元逊没有上过阵,恐难当重任。”
孙权摆摆手,示意诸葛瑾稍安勿躁。“子瑜,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魏霸用兵,神出鬼没,我们这些人都老了,跟不上他的思路。我要以伯言、承明这样的老成之人坐镇要地,让元逊这样的年轻人冲杀在前,和魏霸对阵,比快比狠。胜了,固然是好,败了,也不可惜,大不了从头再来。只要不让魏霸突入平原,他就无法动摇我江东的根基。”
诸葛瑾还没明白,但是潘濬已经明白了。以老将坐守中枢,以年轻、没有包袱的年轻将领和魏霸缠斗,把他挡在山里面,不让他有突入富庶之地的机会,这样一来,魏霸就很难坚持太久,至少不会伤到吴国的元气。
这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战略部署。
“承明,伯言为主,你为副,要以大局为重,切记切记。”
潘濬拜倒在地:“请大王放心,臣一定尽忠竭力,以报大王不杀之恩。”
“唉,得人者得天下,我们吴国什么时候也能出几个像魏霸这样的年轻人,又何愁国运不昌?元逊,当努力之。”
诸葛恪躬身施礼:“臣敢不竭死力,以报大王万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