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熏臭,中人欲呕。”
方醒笑了笑:“可他们却比咱们更富有冒险精神,欧罗巴的土地和财富养不活那么多人,他们必须要出海才有生路。”
郑和点点头:“那些人看到我大明的船队之后,明显的害怕了。”
当然会害怕,此时的大明水师堪称是无敌舰队,那些所谓的白人看到后大概会想起当年的黄祸。
“别看户部的夏大人在抱怨维修船队的花费,可暗地里他不知乐成什么样了。”
郑和笑道:“出海一次,每到一处必然会进行贸易,我大明之物产在海外广受欢迎,获利不菲啊!”
嗡!
方醒只觉得脑海里一个震荡,有个声音在呐喊着:保守!!!
刘大夏绝对没烧海图!他也没这个胆!
那么他怕什么?
当时交趾变乱,黎氏被老挝打败,汪直想趁机把交趾捞回来,可刘大夏却把交趾的资料藏了起来,认为西南的事只要不涉及大明就别插手。
而等到皇帝想再次下西洋时,刘大夏应该还是藏了那些资料。
为的是什么?
“于国于民无益!”
郑和的眉间有些抑郁的道,看来这段时间他没少受到舆论的压力。
方醒劝慰道:“郑公放眼四海,而彼辈坐井观天,只知闭关自守,无需在意他们的叽叽喳喳。”
郑和莞尔道:“你以为他们是麻雀吗?”
“都是叫得凶的货色,我看差不多。”
方醒没有轻蔑,有的只是深深的无奈。
他想通了刘大夏为何要把交趾和下西洋的资料藏起来的用意。
——来,把大门关上,然后大家把头扎进沙子里,至于你说屁股露在了外面?
呵呵!屁股又不是脸,咱只要保住脸面就行!
“听说兴和伯在谋海运?”
郑和一句话就把今天的‘巧遇’解释了。
“咱家喜欢大海。”
方醒吐掉郁气道:“是,我是在谋海运,原因和郑公一样,只是认为我大明不能离开海洋。”
郑和止住脚步,第一次正视着方醒。
“兴和伯,咱家前日去看了少师,他说,儒学不可凭,否则必然会重蹈前宋覆辙。”
姚广孝只有一个义子,所以到了晚年也是无牵无挂,行事越发的遵循本心。
而他对儒学的态度也在靖难成功后,来了个彻底的颠覆,鄙夷程朱理学!
方醒好奇的问道:“少师当年被姊拒,还被好友王宾严词斥责,可有其事吗?”
郑和先是瞪眼,然后嘴唇蠕动了几下,最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方醒已经看到了梁中,不过他微微摇头,想听听关于此事的缘由。
郑和笑完后,面色也轻松了些。
“此事大谬也!少师当年回乡,家族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何来的姊拒?而王宾更是荒唐,当年少师去赈灾时,王宾还写了永乐赈灾记,对少师多有夸赞,何来的斥责?”
呃……
方醒无语了,只得拱手道:“方某只是道听途说,偏听偏信了。”
郑和叹道:“少师当年作道余录,得罪了文人,所以那些文人对少师颇有些不满,诽谤自然是不少的。”
“原来如此啊!”
方醒先是恍然大悟,然后自嘲道:“方某以后在文人的笔下,大概会是十恶不赦吧!”
姚广孝只是写了本书来批驳程朱理学,可方醒却是战斗在对抗儒学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