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吩咐助手:“你去忙你的吧,不用跟着我们。”
助手离开后,盛老对扶桑说:“我们找个地方吃午饭吧。外公离开成都几十年了,也不知道哪里的东西好吃,在哪儿吃,吃什么,就交给你来决定,好吗?”
扶桑将外公带到了一处家常菜馆,这家餐馆面积不大,但生意十分红火。扶桑点了一些可口的家常菜。
扶桑:“这家的豆花不错,您尝尝。”
见扶桑对自己的态度缓和了许多,盛老先生甚是喜悦。他品尝豆花,味道真是好极了:
“多少年没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了。你妈妈也喜欢吃豆花,记得她小的时候,我们生活在成都,你外婆经常磨了黄豆点豆花。一勺豆瓣,一勺红油,再加一点香菜调成一碗豆花蘸水,抹在豆花上,你妈妈就能吃两碗饭。可惜到了南洋以后,没有家乡的这些调料,就再没吃过豆花了”
一顿饭下来,盛老都在回忆讲述女儿儿时的趣事。盛老提到女儿时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扶桑能感受到外公是爱母亲的。扶桑静静地听着,她虽然不太适应突然出现的外公与他近距离拉家常,但她喜欢听到关于母亲的一切事情,母亲生下她便离世,她对母亲毫无印象,从前,她喜欢听生父对她讲母亲的事,生父去逝后,已经许多年没有人向她提到母亲了,现在,听到外公讲起母亲,扶桑感到,母亲离自己其实并不遥远,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饭后,扶桑带着外公到闹市转了转。分别时,外公希望扶桑带他去看看她的母亲,两人约好第二天一早去上坟。
次日一早,盛老先生和助手便来接扶桑,到了扶桑母亲的坟头,盛老先生为早逝的女儿上香,老人的眼里噙满泪水,父女俩分别二十余年,如今却在女儿坟头相见,老人的心里五味杂陈。扶桑看到伤心年迈的外公,她对外公的埋怨随之烟消云散。随后,外公也为扶桑的父亲上了香。
返回的路上,扶桑向外公提出困扰她的疑问: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您宁愿舍弃父女之情,也不允许我父亲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盛老一声叹息:“哎,在那个时候觉得不可原谅的事,也许放到现在就不会那么执念了。当年发生的事,既然已经过去了,再说也没有意义。总之,外公当年做错了决定,后悔也晚了!”
扶桑见外公不想说,也就不再问。外公说得对,过去的事情说也于事无补。扶桑亲眼目睹了外公的丧女之痛,不管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外公已经承认他错了。
扶桑告诉外公,在她八岁时,父亲去逝,她被罗智夫妇收养,离开了从前的家。盛老对扶桑说,就因为这样,他请去打听扶桑情况的人,不知扶桑去了何处,他因此断了扶桑的消息。如今,让盛老欣慰的是,扶桑在罗智先生这样的书香门第家庭中长大,成为知书识礼、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
盛老犹豫着,是否要把青铜人像所在,告诉自己惟一的亲人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