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可以同时搭载十六台足肢战车,但从这次试飞的数据来看,能运送十台以上就不错了。还有这些人员座椅,我们也弄了不同式样的,看看实际效果到底如何。”
听到这个数字,林子云脸色一暗。
枢密院里那帮整天叫嚣着要发展空军的参谋们早就盼着工程部能提供某种空中作战机体,以圆他们的空中霸王之梦。但执事团经过磋商以及咨询智库后一致认为,互助会更需要一种飞行载具,而不是在各种远程精准打击手段下凸显脆弱的战斗机。互助会自己的可变口径电磁炮,露西亚人的门捷列夫聚能光束炮,以及越来越多的雷达侦测技术,都在预示着空军决定战争胜负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
精卫飞行器的研制是在联合会战之前由执事团核准的,林子云虽然事前不知道,但执掌枢密院后也有所耳闻。这种飞行载具对机动性本来就逆天的足肢战车意味着什么,她非常清楚。然而精卫飞行器的战车搭载量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折扣,这无疑会影响到这种飞行载具的战术应用价值。为了运送同样的战车部队,多飞一趟有时候就意味着翻倍的危险。精卫飞行器的结构强度虽然能勉强抵御火炮和导弹,但依然挡不住激光武器的雷霆一击。
戴进瞥了一眼,注意到林子云脸色有异,立刻补充解释:“按我们的设计,精卫飞行器只是一种快速投送人员和战车的非战斗型载具,它执行运输任务时应尽量避免靠近交战地区,更不能直接参加作战。大多数时候,战斗武器的多少并不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一些战场以外的因素也能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工作组准备下一步将复眼式远程预警系统搬到精卫飞行器上,搞一个空中预警平台,经济巡航速度下电离子发动机可以保证至少一百小时的留空时间。到那时候,只要这个空中预警平台升起来,我们的预警范围就能覆盖小半个地球表面,正好弥补恶劣气候状况下星网无法侦测地表的缺陷。”
听到这番解释,安秉臣频频点头,心中对戴进的个人印象又加了几分。他一直跟着众人察看观摩,并不轻易发表言论,为的就是避免影响别人。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他犯不着评头论足卖弄聪明,那不是他的职责范围。
“我们现在有多少这种飞行器?”杨道明到处看看摸摸,忍不住问。
“只有这台样机,还有一台尚在组装中。”戴进回答。
“怎么速度会这么慢?盘古基地那边不是都汇集了一万多卡鲁吗?”林子云不解地问。
“没有办法,沈工调集了大部分卡鲁集中力量建造昆仑号——”戴进突然看到站在人群后面的袁平平,那位是这里唯一一个没有戴腕式终端的人,也是正式成员眼中理所当然的外人。因此,戴进立刻闭嘴,把后半截话吞回了肚里。但他要说什么,安秉臣、林子云、杨道明、姬少飞,甚至站得最远的杜鹃上尉都知道。
袁平平佯装没有听见,只顾着打量舱内那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但气氛却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
货舱中间的圆柱突然开了一扇门,露出里面的螺旋梯,同时走出两名抱着全息头盔的驾驶员。这两人安秉臣都认得,居然是塘沽帝国的那帮飞行员中的人,想不到如今又重上蓝天。
两人见到安秉臣后马上敬礼致意,脸上满是难以遮掩的激动。
“两位专家,有什么感觉?”安秉臣和颜悦色笑着问道。
“这东西,就一个字:稳。”年长的那位飞行员赞叹道。
“操作忒简单,比开车更容易。驾乘人员培训会更方便。”年轻那位膀大腰圆的飞行员也给出了自己的总结。
这架精卫飞行器从堪察加半岛的盘古基地沿着海岸线南下,累计航程超过六千公里,耗时十二小时。但这当中有不少时间都浪费在各种测试项目上,为了安全考虑有时还要调整航向避开露西亚空军的战机巡逻圈。精卫飞行器的航向一旦脱离直线运动就会失去电离子引擎持续累积的加速度优势,所以这十二个小时有一多半都是瞎折腾出来的冗余。
“要不,那咱们也试飞一趟尝尝鲜?”听了两位飞行员的感慨,安秉臣终于按捺不住,其实他也想试试这神奇的飞行器。
“哦,这个,我就不用了吧..”杨道明立刻脸现犹豫之色,他的体质对高速运动有些过敏,驾驭足肢战车都有问题,所以当时才被迫退出机动骑兵转入参谋部。
“会长。”林子云看了安秉臣一眼:“按照安全条例,咱们这些人,不能全都一起坐吧?而且,这是一部尚在测试阶段的飞行器,万一要有点什么..”
安秉臣是互助会的会长,林子云是枢密院院长,杨道明现在算是影武士部队的当家人,姬少飞是江口码头民政工作队队长,袁平平也是江口码头港务局总经理,这些人几乎囊括了互助会在魔都的全部核心人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确实不能都挤在一架安全性尚待考证的试验型飞行器上。
安秉臣笑笑,点了点头:“那行,今天就算了。不过,过两天回十里铺,我一定要坐这玩意儿,非得瑟一把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