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爱卿是字恩侯?”
“回圣上的话,正是这两个字。”
“恩,看来,你父亲倒是个有远见的,知道你能因恩得侯爵之位。”
这是打趣了,皇帝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是严肃的不行的,看到自己老臣的孩子,多少总会多上几分慈祥,若是这个孩子再给他出过力,办过事儿,解决过他的麻烦,那么看着也就越发顺眼,要是这个人长得更好些,那这顺眼的水平自然也就越往上走一点,贾赦完全占据了以上几个要素,所以皇帝自然慈祥的很。
“回圣上的话,父亲当时倒是没往这上头想,只是取自恩出于上,想要微臣知道马上封侯,多多努力的意思,是圣上隆恩,才让微臣能有如此终南捷径,不至于丢了父亲的脸面。”
人家好歹如今也练字了,练字的人多半书读的也不少,而且读书多了,说话自然也更加婉转,这不是明明是感激的意思,还能说的这么让人舒坦,怎么听都不是拍马屁,不是舔着脸讨好的样子。
皇帝听了果然很是高兴,倒不是被拍马屁拍的高兴,而是越发觉得自己眼光犀利,这娃子果然不是那种所谓的不学无术的人,听听这话,就知道有点水平,听着舒服,心里舒服,自然恩典就来了,先问了一句。
“守孝的时候做了些什么消遣?可有好好读书上进?”
这完全就是长辈问话的姿态了,当然这其中还有皇帝其他的夹带,他更想知道的是,这人有没有什么特长,只是不能直接问,不然意图太明显,皇帝这工作讲究的就是一个含蓄,就是不让人轻易的揣摩圣心。所以他只能这么问。贾赦是读书比以往多了好些,可是在这上头还是太嫩了些,人也有点老实过头了,从没有想过要隐瞒之类的,所以很是积极的说了自己平日的功课,什么每日习字两个时辰,什么观察禾苗一个时辰,什么种花,什么把玩古董什么的,说的那个仔细啊,就差没有吧吃喝拉撒也一起说了。
你还别说,这老实人总是有福的很,听到他说的这些,这皇帝那是满意的不能在满意了,你听听,这守孝的时候呢,都知道紧跟皇帝的脚步,为了重视农桑,居然自家院子里也种上些禾苗,这是深切的领悟到了以农为本的国策啊!就是那些一品高官都没有他这么低下头去观察的,可见是真的用心了,而且还不是被动的,是主动的去用心了,这更加的难得。即使这人还不能真的做到懂农这样的高度,有这个态度,那就比其他人强了好些。
有了这么一个印象,再去想贾赦其他的行为,自然也全是往好的地方想,他不会去想你怎么没有给你爹念经诵佛什么,连着养花养草,这样有点游手好闲的事务,也理解成了这人性情寡淡,清逸,有隐士之风,直追陶渊明,至于习字,更是让他提高到了这人喜好书法,孜孜以求字体突破上去了,一下子把贾赦的水准往上拔了三尺高。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的皇帝,有心给贾赦一个官职,美其名曰为国选材,又想到刚才自己想到的这个性子有些寡淡,想了半响,终于想到了一个官职,那就录事,所谓的录事,其实就是抄写员,至于去哪里?书最多的是什么地方来着?
“翰林院吧。”
就这么几个字,就变成了让贾赦去翰林院,帮着整理各部古籍,官职不大,不过是六品录事,还没有贾政的官职高,可就一个翰林院的名头,就足够让所有人侧目了,那可是庶吉士的地盘,是所有清流最看中的地方,如今居然让一个勋贵中人过去?这太让人意外了,贾赦自己而已瞪眼了,不可思议啊!口水都要下来了有没有?
好在皇帝后面还有解释,那就是这是特许的官职,是给贾赦一个机会,让他好生的在里头抄书,只要不是不可流传的,他都能抄一份回去,充实贾家的底蕴,时间也做了规定,只给他一年的时间。至于一年以后?那就另说了,反正这会儿皇帝没有表示,或者要看到时候贾赦的学习程度了。
用这个理由倒是能让人理解了,就是其他阁臣,翰林们听了估计也以为这是皇帝想要让贾家有武转文的信号,或者脑补一下,可以看成是皇帝隐晦的提醒那些武将世家,让他们准备慢慢的交出军权的信号?反正脑补什么的,是不需要负责人的,你可以随便想。而这样的脑补,对于贾赦的好处是,他去翰林院,即使别人不理他,看不上他武将世家的粗俗,也不会有人给他穿小鞋,折腾他,毕竟他就是来抄书的,又不是来抢饭碗的。
其实只有皇帝自己知道,他只是一时实在想不到给贾赦什么职务,又想着他喜欢习字,想给个抄抄写写的工作,所以想到了录事这个职位,然后因为这书籍最多的就是翰林院,一不小心说了出来翰林院几个字,真不是真心就是确定了让这么一个科举都没有过的人去那地方的,然而皇帝是金口玉言,开口就不能反悔,连眉头都不能皱一下,只能故作高深,或者当做别有深意,让别人自己去猜,去想,反正皇帝是不会错的就是了,所以最终变成了贾赦去翰林院的格局,好在还能在描补,皇帝脑子转的也绝对快,很显然这样说错话,后来解释的事儿,他干的不少,业务相当的熟练,所以连一点突兀的地方都没有,又变成了给他一年的时间,让他抄书,抄多少就能带回家多少,用这样恩赏的方式,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了。
至于后面别人怎么脑补,这会儿皇帝是不想去想了,他正后悔呢,哪怕是让贾赦去宗人府抄那些个宗籍,也比这翰林院好啊,最起码不敏感不是!算了,先这样吧,反正这小子自己看着也挺喜欢的,给他个机会让老贾家多点书籍也是好的,他家不是还出了一个进士嘛,能有一个就能有两个,有了这么一出,说不得以后还能当做自己劝学的经典案例呢。
这样一想,皇帝心里立马又舒服了。当皇帝,自我安慰的本事那一个个绝对都是最强的,谁让他们一言既出,天下响应呢,在显微镜下过日子,不可能一点错不犯,而有了错,不用这自我安慰的法子,那日子就真心别想过了。自己都能愁死。
贾赦能去翰林院抄书,这事儿让整个老贾家都激动了好半响,即使这只是一年的时间,也足够看到皇帝对贾家的重视了,至于其中的深意,那更是没法说,各人都有各人的看法,特别是贾代化,他不单看到了皇帝对于军权的掌控*,还看到了自家的好处。军权什么的,老贾家已经放权了,所以看得倒是淡的很,而自家的好处上,就敏锐了,比如贾赦这一出,贾代化就觉得,这是皇帝要让贾赦有一个实职的意思,虽然这会儿看着这职位有点不怎么样,就是个进去抄书的通行证,可是以后呢?既然已经是六品了,一年后总不至于就夺了这个官职吧!所以很可能就是在直接调到别的部门去,而这个品级却不会掉下去了,抄书而已,还能闯祸?还能降职?说不得还能升一升,成为从五品实职呢。
放弃了军权,还上了国库欠银,居然能有这么多的好处,荣府唯二的两个成年男丁居然都能有实职,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些事儿上,老贾家绝度是让皇帝贴心的浑身舒坦了,才能有这样的待遇的。这一点贾代化看的很是清楚。所以他立马把孩子们都喊了来,包括隔壁荣府的那两个,把自己的分析什么的都细细的说了一边,然后很是慎重的表示,自家的族学那是一定要上心了,因为从此以后,贾家只能走文官的路子,武官是绝对不能碰了。
为什么不能?皇帝都让你家抄书了,这个暗示还不够明显,甚至为了增加你家的底蕴,给你家抄翰林院的那些珍贵古籍,你要是还不知道好歹,那真是自己寻思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贾代化在,这老贾家想要走错路什么的,实在是不大可能,至于贾母,她能把这荣府扭到如今的地步,那绝对已经是功德无量的本事了。
贾代化的话,所有人都是听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长辈,更因为他是族长,宗族社会中,族长的话,有时候比皇帝都管用,所以他说出话来,全族都没有反驳的余地,于是刚入了算科开始学习的贾珍又有了任务了,那就是整顿族学,为了让族人多点出路,族学中也要开一些什么算科,什么律科什么的,哪怕不能正紧科举呢,也要一心往文官路子上走。
这日子忙乎的不止是贾赦,还有贾政,人家第一天去礼部报道,也很忐忑的,所以贾代化也详细的询问了一二,想知道他这里有没有什么值得听的消息动静之类的。
要说贾政去礼部那真是去对了地方,一来他本就是有点书呆的人,这样的人让他去折腾什么周礼之类的纯文本的东西比那什么工部,理科的玩意能容易上手,二来这礼部的人大半都是半老头子,还有一部分是各个部门排挤过来的,工作上又有些季节性,活计相对轻松,所以人相对都好说话些,再加上他提前了一年多的时间,往着部门里头渗透,不是找关系户混个脸熟,就是把规章制度进行背诵,所以真的到了他报道的时候,那是绝对的很轻松。
听到这两个侄子,出孝后初步重入上流社会很顺利,贾代化也松了口气。只要这两个小子立住了,那么荣府即使失去了贾代善那么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也不至于被其他世家排挤了。他自己也好,将来儿子袭爵之后也好,也不至于孤立无援了。
说道他而子,贾敬如今也重新回去上班了,毕竟这所谓的侍疾什么的,也不能成为你长期旷工的理由,更不用说在皇帝让御医来看过之后,贾代化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实在不好由着自己的性子痞赖下去了,再加上贾敬如今在经历了不少的事儿之后,听了贾代化各种各样的教导分析,也有了重任在肩的感觉,人比以前更坚韧了些,所以自然是要回去继续奋斗的。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当贾敬真的回到朝堂,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这工作似乎比以前容易了,周围的同僚好像也比以前好说话了,这都怎么了?
其实这事儿不难解释,一来,他毕竟已经不是新人了,即使是在家侍疾了一段时间,可到底也算是朝廷中的老人,在即将开始新的会试的情况下,老人们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新的威胁,自然不由自主的开始团结起一切都能团结的力量,为他们自己的地位保卫战努力了。而贾敬也被他们认为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战友之间自然不好做的太过了不是。第二就是那个圣旨的事儿了,人家贾敬已经确定了将来的爵位,只要他老爹一死,就能顺利袭爵,这样的未来爵爷,还是稳当当的侯爵,进士出身的侯爵,这样的人前途什么的,已经可以预见,必定是不凡的,即使再不好,也绝对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更不用说还有个已经袭爵的侯爵堂弟,如此权势谁不想巴结一二?第三倒是有些别的意思了,那是那些跟着还钱的一棒子人,因为跟着还钱受到了嘉奖什么的,他们感觉这是跟着贾家屁股后头捡来的便宜,要是得了好处,还给人脸色看,好像有些不地道,所以对着贾敬自然也和善了很多。
这么多的缘由加在一起,造成了贾敬突然间在朝堂上好像人缘好了起来,工作顺利的起来,弄得他有些茫然,最后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那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自己苦尽甘来了,是自己忍耐的成果。一下子贾敬有点想要热泪满面的冲动,他感觉自己太不容易了,又战胜了自己,过了一关。
恩,这个说法,好像有点自恋了啊!可是当时贾敬真的是这么想的,当然他回去后,他老爹是不赞同的,另外分析了几个原因出来,只是不管怎么说,经过了这么一段,贾敬倒是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即使再不顺,其实还是有雨过天晴的时候的,就看你忍不忍的过去了,至此,贾敬算是彻底的成熟了起来,也算是一个大大的收获。
就在这一个春天,也许是贾家的喜事儿老天爷还嫌不够多,或者是真的好运也会传染,反正就在贾家一家子乐呵呵的迎接新的开始的时候,另一边林家也传来了消息,贾敏怀孕了。
这果然是天大的好消息,贾母傻愣愣的呆了好一会儿,然后笑得眼睛都快没有了,真是太好了,总算是没有枉费她一番心血,又是让太医给开调养方子,有是时不时送点补气补血的好东西什么的,这会儿总算是有结果了。算算,那边出嫁女守孝一年,那么也就是说这贾敏和林如海过了孝期已经将近两年了,这会儿才传出消息,已经不算是快的了,可是想想林家那可怜的子嗣人数,想想原著中的高龄产女,贾母觉得她已经不能多求什么了,这会儿能有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那绝对都是老天恩赐的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