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吴家以及其他几家开办的织造厂所产布帛、丝绸数量远超官产。
这些布帛丝绸主要销往南直隶、浙省。
极大缓解了绸布供应不足的问题。
当然,本地县衙也收取了大量商税,一时间皆大欢喜。
王守仁做出了政绩,正德皇帝自然看在眼里。
他在和内阁几位大学士商议过后决定提前诏王守仁回京。
一来华亭县只是试点,如今作出成绩便没必要让王守仁待下去。
二来以王守仁原先六品官职降品去做华亭县令多少有些面上无光。虽然他兼着钦差的身份,但钦差也不能当一辈子啊。
王守仁接到圣旨后心情是复杂的。
他当然明白自己要时来运转了。可隐隐的他对华亭县还有些不舍。
清丈土地,推行商税改革,鼓励缙绅商贾办厂......
这些点子虽然是谢慎出的,但具体推行都是王守仁来做。每件事背后都凝聚着王守仁的心血。
便这么把华亭县这个养大的“孩子”送出去,多少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但王守仁却也不能抗旨。在和继任者做过交割手续后,他便带着亲随家眷乘船返京。
经过长途跋涉,王守仁一行终于在十二月初五抵达京师。
此时已是隆冬时节,鹅毛大雪飘落而下,将京师装点的银装素裹。
王守仁方一进城,便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向他招手。
“守仁兄,你可终于回来了!”
“四明!”
王守仁心中一暖,快步上前道。
“守仁兄这回可是立了大功,这杯酒某敬守仁兄。”
谢慎从鲁种田手中接过一杯温好的黄酒,递给了王守仁。
“哈哈,这事我可不敢居功,都是四明你料事如神啊。”
王守仁接过酒杯仰脖灌了下去,只觉得肚中暖流翻滚,再无一丝寒意。
“哈哈,咱们便别在冰天雪地里待着了,快上马车吧。”
王守仁点了点头示意车夫先把家眷送回府中,自己则上了谢慎的马车。
“在这世上恐怕没有比四明还了解人心的了。”
王守仁坐上马车一边搓着手掌取暖一边笑道:“松江府的事情一件都没被你算落下,愚兄只需要遵你之言即可。”
“守仁兄谬赞了。这世上除了那些自称通天的道士有谁敢自称能够通晓人心。”
谢慎又倒了一壶温酒,酌了一口道:“不过这些缙绅所图的也就是那些东西,这不难猜。”
“四明啊,如今华亭县和宛平县一南一北算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便要看你的了。”
王守仁这话着实不假。他可以替谢慎做这个急先锋。但要论布局,只能靠谢慎自己了。
“嗯,这段时间我也在考虑这事。陛下对新政很支持,还是应该趁着这股势头推开来。”
谢慎微微颌首,淡声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