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记不住吗?”
“不不不高相咱们呆的那个上书房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一旦出了事栽了跟斗走到哪儿也说不清记下来就是凭证用不上也没关系写个回忆记事的不也很好嘛。”
“嗯好好好廷玉你想得真远比我高某强多了。”
“哎高相不必如此说。其实我也一直有句话想问问您!”
“什么话?你想问就问!”
“我原本只是一个六品小吏虽然蒙圣宠得以官居南书房行走可是我跟您却谈不上熟络您怎么会想到推荐我入上书房呢?”
“原来你是想问这个!这有什么?令尊是不是先前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
“正是!只是这跟高相您推荐我有何关系?”
“大有关系!在下年轻之时曾听过令尊的一个故事:说是令尊当时在京做官在桐城的家人和邻居生地界纠纷互不相让。于是便修书一封送到京城交给令尊想借令尊来‘收拾’邻居结果当时贵为宰相的令尊收到家信后回诗一说: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要家人退让家人收到来信后很是惭愧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一看也惭愧了于是也后退三尺于是桐城‘六尺巷’由此得名。而在下亦是深服令尊之气度为人想他既然能放你出来为官必然是放心你的为人与才学所以举荐你入上书房便是由此!”
“家父德操为人子者自然不敢妄言只是高相若是仅凭此一条便决定推荐我可就是欺我了!”张廷玉道。
“哈哈开个玩笑!其实令尊的原因只是一小点儿!我荐你入上书房一是因为你任南书房行走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君前奏对应当有了一些经验;二你没有任何势力因为年轻所以也很难招揽大臣皇上可以放心;三你办事稳妥少年老成不逊于那些老臣;有此三点再加上令尊也曾为皇上效过力皇上念及令尊旧日君臣情谊准你入上书房自然是顺理成章!”
“原来如此不过高相您的这份举荐之恩德廷玉永不忘怀。不过我我还有一句话想给您说又怕……”
“怕什么我高士奇是个痛快人你难道不知道吗?”
“好那我就说了我听说熊赐履前几天写奏折时错用了字又把自己儿子的官职错提了一级您知道吗?”
“啊熊东园老了这点小错算不了什么!”
“不不不他这是故意搞错的想拿这个小错去躲大灾让皇上看出来他老了糊涂了不中用了。这样他就可以退出上书房免得往后真的出了大错就不可挽回了。明珠之事前车可鉴啊。”
听了这话高士奇不由陷入了沉思“嗯对对对廷玉你想得深远。说下去。”
“不知高相想过没有当今圣上乃五百年难得一见的圣明君主。且不说他的文治武功单说学问就非同一般。诗词、书画、天文、音律、数学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通七种语言能计算黄白二道。我知道您学富五车无书不读可是假如咱们撇开了君臣关系单就学问一项你比得过圣上吗?”
张廷玉这话说得很尖刻但却句句在理。高士奇不由得暗暗叹服:“嗯高某若与圣上比学问确实相差甚远。”
“对!就是因为主上学问渊博所以才有包容万人之海量。我们面对明君圣主来不得半点虚伪。谋私主子尚可原谅窃权皇上就决不能容许。明珠就是看不透这一点才倒了的。窃权又谋私罪不可恕啊!”
高士奇听得出了一身冷汗。回想这几年自己虽然跟明珠交好却幸亏没往明珠党里钻营要不然这一关定难逃脱。他激动地站起来向张廷玉深深打了一躬:“廷玉谢谢你如此教我。”
张廷玉连忙起身还礼:“高相你……我乃后生小辈实在不敢当。”
“不你虽年轻却见识高远请向高某更进一言。”
“嗯——高相圣上喜欢你是因你才思敏捷在嘻笑怒骂之间说出令人反思人深省的话。可是你高相也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皇上也有厌恶你这一套的时候那时恐怕就会失宠了。在下有八个字敬赠高相。”
“好请赐教。”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高士奇心头怦然一动。对呀说了一万句话句句都是对的也赶不上默然不语这真是至理名言常言说伴君如伴虎啊!少说话就算出了事也少些罪责!(故事出自二月河《康熙大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