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苓被他夸的有点不好意思,“我也就是遵循着前辈们的脚印走,若是觉得这些想法有意思,等回了北秦大哥不妨也可以试试。”
顾长生闻言却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地扫了她一眼。
“三妹所设想的书院,除了你之外,世间怕是没有第二个人能造的出来。又或者说,除了大周以外,其他诸国想都不用想。”
此举必然是有益于天下百姓的,但也不知牵扯撼动了多少权贵的利益,甚至影响了国之根本。
如今的书香门第多为簪缨世家,也就是那些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
往好听了说叫诗礼人家,说难听点就是学阀,凭借权力把持和垄断了教育和科举,使得平民百姓越来越难翻身,寒门也再难出贵子。
顾长生把持朝政多年,何尝不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但终究是人力微薄,难以撼动阶层这棵参天大树。ωWW.
但凡有所动作,就会有各方面的势力拼命阻拦,路途布满荆棘,困难重重。
更何况北秦皇帝,他的亲侄儿一向喜欢和自己对着干,为百姓谋虑的那些鸿鹄大业,便也终是成了梦境一场。
但大周不一样。
顾长生的目光在萧壁城身上绕了一圈,语气颇为感慨,“大周能有三妹和壁城,乃是大周之福。”
他可以肯定,世间再找不出第二个萧壁城这样的储君了,能无条件信赖与支持云苓所提出的一切。
这夫妻二人是紧紧拧成一股绳的,天时地利人和更是全占了。
萧壁城目光缓和,低声道:“顾兄过誉了,我和苓儿只不过是希望将来天下百姓都能读上书。”
接下来,顾长生第一次接触到了“义务教育”这个概念,感慨万千后,又忍不住心潮澎湃起来。
如今他一点都不担心云苓的书院建成后,会招不到想要的学子和先生。
可以预料到,未来的清懿书院会吸引无数天下的有志之士,而他亦是如此。
顾长生暗暗下定了决心,待北秦朝廷内乱尘埃落定后,他定会将皇权悉数归还给侄儿,然后随留情回大周。
清懿书院里,有他曾经想要追求的东西。
云苓将最后的书院策划案进行收尾,还不知道最让人拿捏不定的书院院长一职,今后已经不用发愁人选了。
*
写好了草案后,云苓亲自去了趟司礼监,让容家人帮忙活字排版印刷了几十份。
关于招选教书先生的事宜,祖父老文国公这次出了不少力气,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子,人脉关系不比封李两家差。
只不过老文国公为人清廉,很少参与到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中去,而他所结交的人,也多是高洁之士,在京城享誉美名。
有他亲自出马,带着云苓的草案上门拜访,很快炸出了一群平日里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文人大佬。
“这份草案,竟是靖王夫妇提出来的?”
“陛下慧眼英明,若是大周将来交付到他们二人手中,定能打造一片盛世。”
“不愧是老帝师的外孙女,当真是继承了他老人家的遗志和风骨啊!”
云苓拟写这份草案的时候,夹带私货灌了不少理想鸡汤,原本只是想多游说些大佬来书院教书。
却没想到这份草案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整个京城。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津津乐道地讨论起了这个尚在构想中的书院。
云苓有些猝不及防,原本是想先瞒着做个大杀器的,杀封李两家个措手不及的,哪料这下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她要建造书院了。
令人宽心的是,绝大多数人是持正面态度的。
短短几日内,靖王府就收到了不下十份拜帖,落款名字都是些性情高洁,声名赫赫的文人墨客。
萧壁城一连接待了好几日,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头发泛灰的儒雅中年男人们,大多数都是主动来表示希望未来能在清懿书院中教书,银钱倒是其次。
也有一小部分是慕名前来做客,单纯的想要见一见云苓,这些人在看到她时,皆是目光慈爱。
“若是书院得以建成,想必老帝师在天之灵也会倍感欣慰。”
萧壁城目光柔和,弯起唇角告诉她,“你外祖在世的时候,做过不少利好读书人的事,在文人心中威信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