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县报来的是一名女记者,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穿着一件黑色的长风衣,很有职业范。采访是在厂长办公室进行的。
在来之前,这名女记者已经对郑少华在水泥厂的经历有所了解,并且得知他凭借着一种不断钻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才从最底层的普通工人一路做到厂长位置的,不禁对他抱以深深的佩服,也增加了她对这位新厂长的强烈好奇心。
采访进行了近两个小时,主要问及郑少华个人的情况,还有刚入水泥厂在生料车间的情况,以及他是如何凭借一人之力成功改造了车间的破碎机,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崭露头角;又问及了由生料车间调入烧成车间的情况,以及在环保质量整顿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还有就是问到了他在实验室的情况,以及当上一厂之长之后未来的规划和打算。
在采访过程中,郑少华始终贯彻了他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创新发展的精神,这才从最底层的工人一步步取得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而这些精神也被女记者毫不保留地全部记录了下来,并打算用在接下来的文章写作中。
整个采访过程中,两人相谈甚欢,把郑少华这近两年的艰难历程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梳理和回顾。而女记者对郑少华的为人和谈吐也表示极大的肯定,觉得眼前这个年轻小伙子虽然不满二十岁,却拥有一种超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魄,再加上他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个人的传奇。
在采访过程中,女记者对郑少华本人透露出来的那种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每天还要加班加点工作到很晚的吃苦耐劳品质表示深深的惊叹;而且,在得知了他的家庭艰难后,女记者继而对他那种深明大义、勇挑重担的责任心表示极大的钦佩。
女记者的采访第二天就见报了,在县日报经济板块的“励志故事”上刊登,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来对郑少华的事迹进行报道。
文章主标题是《创新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副标题是《不满二十岁青年从底层工人到一厂之长的传奇》。文章讲述了郑少华高考落榜后迫于家庭压力踏入水泥厂,并且凭借自身不断创新的精神,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吃苦耐劳,又凭借自身超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魄,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就从一名底层的车间工人一步步做到了一厂之长的位置。
文章以创新发展作为主线,通过郑少华的个人事迹,讲述了这种时代精神对于个人、对于企业,乃至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继而从点到面进行了升华,可谓入情入理,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励志和正能量作用。
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刊登之后,一夜之间,郑少华便成了整个县的名人,成为了一个颇具传奇式的成功人物,甚至名声还传到了市里,顿时引起无数人的赞叹与学习,激励了不少失意青年,以及许多处在困难时期的人们。
就这样,凭借媒体的传播力量,郑少华的事迹很快便公诸于世,引来无数人的喝彩,而他也很快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具有创新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
或许正如女记者在文中最后结尾时所评论的一样:
……创新是一种时代精神,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创新,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一个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创新,一个民族的富强也离不开创新。
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正是靠着无数个人、无数企业创新驱动的结果;惟有在时代的浪潮中,鹰击长空,以创新作为双翼,才能翱翔于更加广阔、更加高远的天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