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旭把多出了棉花,做成了坎肩和护腿, 送去了西北边关。
总共就一千份的数量, 相较于整个西北边防的军士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是这些东西是出自一位朝臣, 更加是出自一位并没有什么家底的十几岁的少年郎之手!
章师叔看着下面的朝臣:我就问你们羞愧不羞愧, 脸红不脸红!
屠夫子到底是户部的老大,心里面一下就默算出了这一千份坎肩和护腿的花费, 直接就把刚到手的赏赐全都花完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那么多东西赶制出来,恐怕许明旭还自掏腰包, 贴补了不少。
一群朝臣默不作声。
他们内心腹诽,这不合规矩。
权势为什么是好东西?那是因为权势可以帮助他们谋求利益。
现在许明旭却在往里面贴钱, 他们虽然不能说这样不是一件好事情,可是作为在各方面多多少少伸过手的人来说,总是发虚。
许明旭又得到了一连串的赏赐。这一回没有升官,给的钱也没上次那么多,但是京郊三十亩良田, 却是有钱都换不来的好东西, 还是屋舍田地具备, 关键是非常靠近屠家小庄。
要知道, 在此之前,许明旭用来种棉花的地,都是靠租借的。
秋收结束,许明旭让管家把账册拿来, 一起合账。
本来棉花今年一定能获利不菲,然而因为许明旭的举动,让他们账本上虽然没出现亏空,却也谈不上多少盈余。
作为管家,他们自然是觉得自己没做好,也觉得少爷任性;但是想到库房里多出来的东西,他们再怎么没见过世面,也知道御赐是个什么概念。那可不是多少金银能够计算的。
许明旭看着最后得出的数字,有些小心虚。账面上余下的钱看着不算少,但是每年用于春耕和铺子周转之用,这么一兜转就不剩下什么了。
让小钟带着自家父母去万春庄转转,他自己倚靠在炕上,拍了拍账本。他还想着要养小耗子呢,这可是连多养几个下人都费劲啊。
屠浩多精明的一只耗子精,很快就写了信给许明旭:来我家小庄打秋风啊!
许明旭看信的时候直接笑了出来,引来小钟的侧目:“少爷,您怎么了?”虽然自家少爷每次看屠少爷的信的时候,都心情很好,可是这么直接笑出声,到现在还笑得停不下来的,可从来没有过。
屠少爷到底在信上说什么了?酷爱说!他也很想知道!
许明旭把信又来回看了三遍,勉强止住笑声,一本正经地回答:“没什么,屠少爷邀我们去他们家小庄上玩。”随信还真的有一张一本正经的请帖。
小钟: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少爷!算了,他还是做卷子吧。
秋收过后,天气骤冷,大中午的还好,早晚已经有人穿上了袄子。
许明旭也开始闲了下来。虽然衙门里还有一部分暖房种植的蔬菜,可是毕竟不能和大田种植比,数量并不多。
姚主事对他没有半点藏私,把暖房种植的技术一样样传授给他。
许明旭这段时间就在琢磨着,怎么把暖房的技术改进改进。
屠家的马车到万春庄上来接许明旭的时候,他在马车里就和屠浩说起这个事情:“你不是说小庄里有温汤么?如果直接用那个水,就像地龙一下通到屋子下面,是不是就可以达到和地龙一样的效果?”
屠浩点了点头:“理论上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没法隔水。”
现代地暖很多多是采用水加热,但是现代防水材料非常多,换了在现在却有些困难。
“用陶瓷管不行么?”
屠浩一时间也被问住了:“不知道行不行,哪天去问问烧陶的吧?”虽然他觉得很难烧出足够长和各方面都达标的陶瓷管子。
说起来,他让人烧的“字”还一点着落都没有。
怎么办呢?他觉得农经的编纂应该很快就能够完成的。哪怕完整的大部头不能一下出来,可是单独品种的小册子,应该很快就能够出来才对。
像农经这样实用性很强的书籍,是一定要大量刊印的,不然就失去了编纂的意义。
哪怕这年头识字的人比例不高,可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