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宇带着南征的军队返回了成都,赵骥亲自出城来接。
当初,赵骥带这支中军新兵从成都出征时只有一千人,后来汇合了留在武陵的三千驻军,又收降了孟琰部一千人,归来时已有足足五千士卒。
阎宇部三千人不是中军编制,按理该回武陵驻防,但吴懿已从赵骥送来的俘虏里招募了足够的郡兵,实在不愿意留下阎宇这个不听话的部下,干脆卖个顺水人情,以武陵、零陵二郡供养不起太多军队为由,极力要求朝廷把阎宇调回成都去,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诸葛亮正在成都大肆招募编练新军,自然不会不允,于是这五千人就全部归入了中军。
中军得胜班师,身为中护军的赵云循例进宫向皇帝禀报战事详细,尚书令马良也在旁一并禀报了封赏事宜。
刘禅听完后,眨巴眨巴眼睛,突然开口问赵云:“赵叔,你怎么派个监军去领兵作战,这不显得朕…额…显得朝廷章程混乱嘛”。
“陛下近来果然长进了”,赵云笑着答到,“中军新建,不少职务都空缺,所以才会临时安排监军出征,并非常例,既蒙陛下垂询,臣请转中监军赵骥为中领军以示陛下之明”。
刘禅得到赵云夸奖,心中不禁得意,感觉自己仿佛解决了一个极为难的朝政顽疾。
马良在刘禅开口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新皇帝年轻,又非常信任诸葛亮,一向不干涉丞相府对政事的处理意见,他本以为是皇帝一时兴起多问几句,孰料赵云竟立刻顺着皇帝的话就要求调整军中职务。
“陛下不可”,马良立即出列奏道,“南征封赏已有定论,是经过大臣商议和陛下核准的,如此朝令夕改岂不是让天下人视朝廷诏令为儿戏”。
刘禅一时语塞,他有些不甘心自己提出的意见刚被肯定,就又被驳回,于是可怜巴巴地看向赵云:“赵叔,朕刚才说的到底对不对?”
赵云耐心教导道:“殿前议事,大臣之间意见不同乃是常事,没有对错之分,陛下贵为至尊,要多听取各方的意见,也该当有自己的主意,最后圣心独断即可”。
“好”,刘禅有了赵云这句话撑腰,语气都硬了几分,“那就转赵骥为中领军”。
“臣遵旨”,平级调动不是什么大事,赵骥的职务也不是什么方面重将,马良身为尚书令,是皇帝和丞相府之间的纽带桥梁,皇帝难得开次口,他不愿意为了这件小事和皇帝闹僵,何况还是在赵云这个掌管中军的元从老臣面前。
当夜,丞相府中,已经升任侍中的董允向诸葛亮禀报了白天在宫中发生的事。
“丞相,这件事不能顺着陛下,中军职务至关紧要,不可落入外人之手”。
诸葛亮听了露出几分不悦:“休昭慎言,同朝为臣谁是外人,议事就议事,不要针对特定的某个人”。
诸葛亮斥责董允后,又问费祎:“是陛下自己察觉赵骥作为监军却直接领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