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中也是有数的。
当然,他们同时也是在等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两路境内的援军赶到。
在分别见庞红光和贾峰华时,他们就已经代为传达女帝的圣旨。只庞红光、贾峰华无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整军前来。
赫连城、曲如剑两人说不得还要在这新宋、西夏边疆等些时日。
只是,他们在刚刚到得边疆时,便就差人往大宋夔州路境内去了,往达州。
到这日,这些信差便赶到达州通川城内。共十余骑,并未穿着军服,只是做江湖人打扮。
这些人,都是赫连城所率的国都禁军中的好手。
到通川城下,他们如同寻常江湖人那般下马牵马步行。进城,并不流连城内繁华景簇,只直向着通川府衙而去。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郑益杭和杜浒两人所率的大军在哪里。
通川城未必能容得下两万禁军,很可能杜浒和郑益杭两人只是率军驻扎在城外都说不准。他们自然不可能到处去打听询问。
这很可能会被当成敌国探报抓起来的。
现在大宋的情报处和天可不是摆设。真要被抓起来,他们即便能够自证身份,也会耽误军机。
现在大宋官员不再像以前那样,高坐大堂,堂下捕快成排了。各衙门分工明确,断案的事,根本无需这位达州知州过问。
n
bs府衙士卒瞧过,带着令牌往府衙内走去。
士卒带着信差们走进,对知州拱手道“知州大人,信差们到了。”
那信差中为首的人便从怀中掏出块令牌来,递到这说话士卒的手中。
这官吏看起来四十岁许人,文质彬彬模样。正在端详着赫连城的那枚令牌。
然后便又给这些信差带路。不过众信差随身携带的兵刃都还是让门口士卒给拦了下来,代为保管。
那是律法省官员的事。
为首信差道“我们有密信要呈于贵朝郑益杭、杜浒两位军长。还请知州大人代为通传。”
到府衙正殿。
在这种情况下,直往府衙无疑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通川城是达州府城,达州知州自然就坐镇在通川城府衙内。
两根插云翅摇摇晃晃。
府衙军卒们微怔。
为首信差拱手道“正是。”
有穿着大宋绯红色官袍的官吏坐在里面。
西夏、大宋要联手对付庞红光等人的事情乃是绝密,哪怕是他,也是毫不知情的。
到府衙外,十余人都被府衙军卒拦住。
府衙重地,莫说是赵洞庭改革之后,便是之前,也不是谁都可以带着武器进去的。
达州知州便抬起头,对着士卒微微点头。
知州微微愣住。
这士卒退下去。
这枚令牌颇为繁复,上面刻着翊卫司马军等字样。正是赫连城的令牌。
颚下有须。
通川虽地处边疆,但他们寻常时候还是很少见到有西夏人来寻知州大人的。军中来人更是绝无仅有。
听到信差这话,这位达州知州难免要联想到些东西。
甚至可以说,在夔州路境内,对这件事知情的人总共都只有郑益杭和杜浒两人都说不定。
除去他外,殿内便再没有其余人。只门口站着两个士卒。
因为夔州安定,杜浒、郑益杭两人却仍然驻扎于这小小通川附近,本就是不正常的事情。
知州又道“那你们来见我所为何事”
知州看着这些信差,道“你们是赫连城赫将军麾下将士”
只不多时,他又小跑出来,对着门口十余信差道“知州大人让你们进去”
只他们当然也不会就这般随意放行,有人道“你们是何身份”
他显然对西夏还是有些了解的。
为首之人拱手说道“我等乃是西夏军卒,携密信而来,烦请通报知州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