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底迷程 第四十九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承认。

    “不是骨头,是化石。”

    “好,捡石头。”

    “小武,你又是学什么的?”现在,我对这两个小伙儿已刮目相看,“我以为你们都是电子专业的。”

    “电子是我俩的第二专业。”小武说,“我的第一专业是天体物理。”

    “实际上,我俩还刚完成了第三专业。”毛鑫笑嘻嘻的说。

    “又是什么?”

    “户外探险。”毛鑫骄傲的说,“我们刚接受了半年特训。”

    “人才。”我对他俩竖起拇指。

    *

    沈新对我们的谈话好像不感兴趣,这期间,她一句话也没说。但提出要讨论的却是她。她只听了一会儿,就起身走一边去了。在我们争论不休时,她一个人站在那根古怪的石笋跟前,不知在看什么。

    我惦记着另外那些队员的情况,又问老谢,如果到了湖边,他们会不会跟着进来。老谢说不会。因为他们这次将会在另一片区域活动。

    正说着,我感觉屁股下面的岩石颤动了一下。开始,我以为是地震,就问他们有没有感觉。他们说也有。但毛鑫说,不会是地震。在这种事上,我们现在都相信他的话,所以便警觉起来。当我站起身,把包背上,就听见沈新发出了一声奇怪的惊呼。接着,她便叫我们过去。

    我们都朝她跑过去。

    沈新已经收起那支可能帮她发现了线索的蓝光笔,两手搭在石笋上。“我刚刚不小心碰到了一下,这东西能够转动。”她惊奇的说,“谢姚犁,这会不会是什么启动机关?”

    “有时候,最复杂的机关,往往会以最平常的形式出现。”老谢看着那根粗壮的石笋,认可了沈新的判断。“既然动了,就试试看。”他鼓励她。

    本来我还有点担心,但沈新这丫头真是什么都不怕。她开始用力,转动半球形黑色“菌盖”。那东西跟石笋原来不是一体的。“吱吱嘎嘎”,随着一阵轻微的异响,“菌盖”被她转动了半圈。

    随着那个黑球慢慢转动,我感觉整个地面都旋转起来,还从不知何处,发出沉闷的,“嚯嚯”的响声。那声音非常厚重,伴随着越来越明显的震颤,令人头晕目眩。沈新停止了转动,但地面的

    转动仍在继续。

    当沉闷的响声结束,地面才停止转动,稳定下来。我们举着灯四处张望,看来看去,发现石窟内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也没出现新的通道。这时,小武又打燃了一支冷焰火。强光之下,一切仿佛如旧。

    “怎么回事?”我问,“怎么还是老样子。”

    “不,不是老样子了。这边来。”老谢说。

    老谢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同。我看见他忽然往进来那条通道走去。于是,我们都跟在他身后,也朝那边走。其实我已不记得入口在什么方向。在这里面,无论往哪个方向看都是一样。但通道就在那里。那是唯一的标志。

    到了通道口,大家站住不动,把灯光对着里面,仔细查看。虽然看起来大同小异,但这已经不是原来那条通道。灯光照射进去,这条通道幽深黑暗,几乎看不见尽头,明显比进来那条要长得多。

    进来时,通道不过二三十米。

    老谢带头,我们鱼贯而入,小心谨慎地往里走。通道平直,但相当长,我感觉走了许久。大约四十分钟之后,通道尽头居然有了光线。

    我们走了出去。

    不过,出去之后,眼前的景象让谁也意想不到。在距地面数百米深的地下溶洞内,我们用四十分钟,穿过一条隧洞,居然回到了地面。

    在隧洞出口,大家站成一排,目瞪口呆。忽然,沈新像是反应过来,叫我们赶紧把头罩戴上,把拉链拉起来。这时,每个人都不敢怠慢,纷纷扯起头罩,罩住脑袋,然后拉上拉链,把自己跟外界隔绝开来。

    在我们面前,是一个云蒸霞蔚,繁花似锦的世界。

    洞外非常明亮,跟地表的能见度没什么两样,但看不见蓝色天空,因为天空中全是浓浓的云和雾。那些云雾很低,离地面高度可能不足百米。光线从云雾背后穿透进来,看起来好像是云雾本身在发光。

    放眼望去,云雾笼罩下,大地生机盎然,各种植物高低错落,郁郁葱葱。鲜花竞相开放,五彩缤纷。有的花朵几乎有盘子那么大,娇艳欲滴;有些树高大挺拔,树梢伸进了云雾里,不知究竟多高;有些树盘根错节,树冠阔绰,就像一座座城堡。除了从没见过的大树,这片土地上更多是低矮的灌木。但那些灌木也生得稀罕,叶片都大而肥厚,跟寻常所见不同。其中有一种植物,叶片竟如圆桌般大小,厚度在十公分上下,层层重叠,生得很密,就像一丛巨大的菌菇。而这地方数量最多的,是一种带状单叶草,每根长到人一样高,叶片苗条细长,就像插在地上的野鸡翎,青翠碧绿,随风轻摇。受云雾遮蔽,稍远一些的地方,景象看起来十分模糊,除了几棵高树可见,只能凭借眼前所见加以想象,就像中国传统水墨山水构图,虚实之间,似有还无。

    植物丛中,隐约有昆虫飞舞。那些虫子颜色靓丽,有大有小。其中大的如同巨蛾,展开翼翅,足以媲美雀鸟。我还从没见过如此大的昆虫。

    “这是什么地方?”我转头问老谢,“附近没这么深的山谷。”

    “没错,也没这些植物。”老谢说。

    他的声音透过呼吸器传出来,听上去有些奇怪。

    “那我们这是在哪里?”我又问。

    “不知道,”他说,“也许是群山中某处未被发现的沟谷。”

    “有这种可能。我听说,在离这里不远的大峡谷中有一处深沟,四面被大山环绕,沟里终年云雾不散,当地人也不知道那沟到底有多深。”

    “你是说,咱们在那条沟里?”

    “但我们可没走多远,所以应该是另一条沟。”

    “对,不会走那么远去了。”

    我俩说着,小武跑了过来。他刚才跟着沈新到另一边去了。这时是来取那台声波搜索仪的。沈新和毛鑫已经到更前面去了。拿了声波搜索仪,小武跟着追了上去。我和老谢边走边看,也往前走。

    戴上帽子后,我们的样子很奇怪,由于吻部突出,头顶到后背连为一线,显得很平直,从轮廓看,就像背着包直立行走的大猩猩。走着走着,我的目镜玻璃片上便结了一层雾,已经影响视线。我用穿了防护服后相当于戴着手套的手在镜片上抹了两下,雾气变成了水珠,更加模糊起来。擦了好几次,才把镜片上的水汽抹掉。越往前走,四周雾气越来越重。

    我开始有意识地时刻观察同伴的位置。这种地方,可不能走散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