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用的是农历计时,当然也不会有所谓的儿童节、母亲节之类的节日。王月英前几天心血来潮,估摸着儿童节快到了,想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于是偷偷摸摸给孩子们设计了现代的童装。
不过她虽然能设计出公主服、小西装,但是无奈对针线活是十窍通了九窍,还有一窍不通,只能找成衣铺子让他们帮忙做。这也是今天把孩子们带到镇上来的主要目的。
元和镇最大的成衣铺子叫锦绣坊。锦绣坊的东家是个名人,还是个名女人,没人知道她的来路,只知她醉心于刺绣制衣,针线功夫极其了得,连当今太后都爱极了她的绣工,称她“巧手三娘”,因此大家便称呼她为三娘。
为何她会来元和镇,坊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元和镇风水好,再此制成的衣服能让太后老人家延年益寿,也有人言是因为三娘在京都得罪了权贵避祸于此。至于真正的原因大家不得而知,这锦绣坊除了三娘外还有不少善于制衣的匠人,生意特别好。
王月英想着这现代的小童装,别的铺子大概做不了,便带着孩子们直接来到了锦绣坊。
“掌柜的,我想给孩子们做两身衣服。”王月英带着孩子们走上前道。锦绣坊的主要客户都是大户人家,制衣都是请了绣娘上门量身定制,因此店里的客户不算多。
“好咧,夫人可以先看看我们这边的成衣样子。”掌柜看到有人忙招呼道。
“掌柜的,我这边有两件衣服样子,可否按照我这衣服的样子来做?”自己现在也来体验一次私人定制,现代的时候大家都讲究定制,这比买奢侈品显得有品位。王月英在心里想着这回也试着体验下富人的感觉。
“夫人这两件衣物比较特别。”掌柜看了看王月英递过来的设计图,半晌才道,“夫人您先坐一会,我去去就回。”
“好。”这公主裙到还好,这小西装要作出笔挺的样子也不容易。
“小三子,给客人上茶。”掌柜对小伙计吩咐完,笑呵呵地转身进了内堂。
王月英见馆馆一直抬着头看外面,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原来那边有人卖糖葫芦,正有一群孩子围着买,便笑着说:“馆馆想吃糖葫芦啊。为什么不去买呢?”
馆馆听娘亲这么说,脸红红的低着头不语。这孩子在家时开朗活泼,出门在外就略显胆小,用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不过王月英觉得知道畏惧也事件好事,初生牛犊不怕虎不代表就打的过老虎,便也不再逗她,转头跟洵儿商量道:“哥哥要不要带妹妹出去逛逛?”
洵儿见馆馆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亮闪闪的眼睛里写满了“要去要去要去”,点头道:“要的。”
王月英看着两个孩子牵着手一蹦一跳地离开,突然心生感触,想到龙应台的那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以前自己孑然一身,不懂亲情为何物,每每读到此处都不求甚解,而现在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才明白此话的含义。
“夫人,我们东家有请。”
“你们东家?可我家孩子方才出去买零嘴了,待会回来见不到我就麻烦了。”
“不碍事,我吩咐伙计招呼他们在这边等你一下。”
“那最好,有劳前面带路。”
“这边请。”
王月英跟着掌柜往后堂去。
一出后堂就看到一女子端坐在院内,见其身形微胖,银簪挽发,一身青色棉麻长裙,一条绣花披肩。细眉隆鼻,菱形小嘴,模样像极了唐代大画家们笔下的仕女。
“夫人请坐。”三娘见来人上身穿纯白棉麻短衫,下身着一袭浅绿色长裙,明眸皓齿,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番风情。不由对她产生无限好感,招呼道,“夫人贵姓?”
“免贵姓王。”想不到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娘,这温婉娴静的样子比自己想象中的“巧手三娘”更有几分神韵。
三娘给王月英倒了一杯茶,王月英伸出食指中指并拢在桌上轻叩三下。三娘见状轻笑道,“夫人不必客气,我有一事想要请教夫人。”
“您是想问衣服的事情吗?”就知道这奇装异服会让人好奇,不过自己真的很想看看孩子们穿起来是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