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为百分之十左右。木头太湿力度不够,木头太干容易折断。最好木头在阴凉处放置一年以上,干湿度刚刚合适。这段木头在洪教头家整整放了二年了,原本洪教头是用它给自己做弓箭的,现在自己把它扒出来送给爱徒作弓身用。
接下来在木头上画出弓的形状,用刀斧一点一点砍削,这要求工匠心要细手要慢,所谓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么个道理。经过十几天的砍削,弓身终于完工了,为了避免弓身过度变形,再用支架把弓身架起来晾干,一张弯弓就做好了,再用水牛皮做弓弦,一把硬弓就完工了。宝贝送英雄,这把弓也只有二哥拿得动,拉得开。身高二米的英雄——————二哥用此弓苦练射技,练就了百发百中的高超本领。
二哥为了提高自己的射箭本领,让二嫂帮忙用麦草做了几个圆圆的靶子,用鸡血在圆心上点了一个红点,挂在麦场的树下作靶子用。弯弓满月对着靶子在那里瞄呀瞄,嗖————嗖——————嗖——————冷不丁地放箭。先开始站在距靶子三十米的位子,随着射技的进步,距离也越来越大,四十米、五十米、六十米、七十米、八十米、九十米、一百米、一百一十米、一百二十米,最后,竟然距离靶子有一百五十米远,箭无虚发,射技惊人。就这还不心安,站着练蹲着练,练成了箭箭只中靶心的本领。
二哥越练越来劲,索性从死靶子转向活靶子。每天早晨站在地头,弯弓搭箭瞄着天空的飞鸟。但他从不轻易放箭,一则水平有限,二则活靶捕捉难度很大。他在琢磨提前量的问题。他叫来二嫂让她蹲着向天上抛红薯,自己弯弓搭箭向空中的红薯瞄啊瞄,琢磨放箭的最佳时机。
“中————————”二哥叫道,箭已出手,嗖——————一支箭划破空气的阻力,噗——————穿透一个空中的红薯。
“中了——————中了!太棒了!”二嫂高兴得蹦了起来,一群围观的村民高兴地鼓掌叫好。
这时,大树下一位过路的老人高兴得频频点头。
正在大家纷纷叫好的时候,高空中一只鹞子滑翔着在觅食猎物。
机会来了!二哥暗暗地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住气,射下这只大鸟。搭箭、弯弓、瞄准,目测了一下风速,二哥屏气凝神,一松手,喊了一声:“中——————”
嗖——————那支箭带着哨声直奔鹞子,毫无悬念利箭穿透鹞身,那只鹞子应声而落。
“好箭法!”有人大声喝彩。大家回头原来是那个人。
谁呀?大树下歇脚的老者。老人仙风道骨,鸡皮鹤发,一把白须飘飘然也。
二哥急忙走过去施礼。
“老人家,谢谢夸奖,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见笑了,见笑了!”二哥彬彬有礼向老人致谢。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你愿不愿意跟我走,走出村子给国家效力?也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方不负男儿的本色!”老人摸着雪白的长髯说。
“好男儿志在四方,我当然愿意。只是我去哪?能干什么事情?”二哥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为国家效力当然是好事情,所以,他回答得很干脆。
“随我去参军,有熊国急需象你这样的人才,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老人家言辞恳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