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碉楼记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也没有精美的壁画装饰,全部是用阴沉木板铺就。看布局与风格,这里一个是会议室或者接待室。

    门口射进来的光线,映印出墙壁上的斑斑痕迹,我随手上前擦了擦,这里似乎着过大火,木板之上火烧火燎的面积很大,由于阴沉木质地坚硬,所以并没有到燃烧炭化的地步。即便如此,杨教授看在眼里,也是痛惜不已。

    观察了一番之后,沿着角落里的楼梯来到了二楼。这里是一个卧室的布局。十几张与床的功能和形制极为相似的木台,凌乱地散在四处,高架油灯躺在地上也被摔成了几截。

    看现场的样子,这里明显地被人为挪动破坏过。杨教授急匆匆在房间里巡视了一圈,见没有最新翻动的痕迹,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拨开密集的蛛网,大家又来到第三层。里面的陈设,相比于下一层精致了很多,明显带有主人的味道。

    一应家具的雕刻更为精美,更为豪华大气,与几盏铸功深厚的青铜油灯同样也是东倒西歪。地面上的灰尘积得很厚,上面甚至长出了青草和小树苗。与昏暗的一二楼不同,明亮刺眼的光线从通往上一层的楼梯处透了进来。

    众人向那里望去,不约而同地发现地板上厚厚的灰土之中,隐隐约约是一行伸向四楼的脚印。杨教授一见心惊,撇下众人小跑了过去。刚刚拐上楼梯,就啊的一声叫喊,随即蹬蹬退了回来。

    突如其来的变化,骤然让我们紧张起来,我和韩汝志抽出五云煞冲了过去,柳一一和江海洋打开保险、拉动枪栓的声音也随即响起。

    我和韩汝志护住教授正面的同时,向他惊呆的方向看去。逆光之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无比的人脸,那个人正趴在四楼楼板之上,把楼梯口堵的严严实实。他的脸上布满了绿色、黄色、铁红色和白色的疤痕,像长了癞癣一样说不出的恶心。他双目圆瞪、怒目而视,正死盯着我们三个。

    我们俩刚要动作,杨教授已经缓过神儿来,拉住我和韩汝志,说道:“没事了,虚惊一场,这是个雕像。”由于逆光的原因,从下向上、从里向外不论怎么看,也看不清具体情况。我们就从缝隙之间钻了出去,到了上面才看清楚,四楼以上早已经没了踪影,只剩下了空余的断壁,还在倔强地坚守着。

    这是尊巨大的青铜雕像,是从更高的位置跌落下来的。杨教授心疼地看着这里的一切,口中惜声连连。蹲在地上一边在瓦砾间翻找,一边说看迹象,在四楼的中间,原来肯定是有一个记刻碑。

    记刻碑上也一定记载着佛古伦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最完整、最有发言权的证物。可惜的是,被跌落的雕像砸毁了,否则,一定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我们这才留心四楼的布局,才发现这一层与下三层方方正正的内部格局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一层的墙壁,被砌成了八角形。八个面两两相对,分别以黑白两色石板间隔镶嵌。黑色石板是黑曜石,上面雕刻着各种造型和图案。白色石板是羊脂玉,光可鉴人,上面却是空无一物。

    杨教授手抚石板,紧皱着眉头,对形态各异的图案流露出不解和迷惑。他喊过江海洋和柳一一,让他俩分别进行现场信息采集和拓片制作。其中,绘制现场位置图是考古发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把挖掘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及其有价值的线索,都要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在总结、复原和研究时作为第一手资料。

    这种简单而原始的记录方式,即便是在影像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也仍然是专业考古的不二选择。拓片则不用多说,也是文物的一种保护手段,就类似于我们手中的龟甲拓片。只要有了拓片,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地进行研究。

    他们忙的不亦乐乎,我们几个就在边上寻找着自己的兴趣。由于有了杨教授“不许乱碰、乱摸、乱动”敲山震虎的威慑,我也不敢放开手脚,只是以看为主。

    四楼的楼板也是阴沉木铺就,上面附了几乎与楼面等大的厚厚石板。这里除了凌乱不堪的碎石残片,就是上层塌落下来的木板和撑柱。能够称为相对完整,并吸引我的只有趴在地上的巨大雕像,和那八块嵌在墙体里的黑白石板。

    -------------------------------------------------------------------------------------------

    猴子的肺腑之言,很灵的哦:

    收藏本书,一生幸福;推荐成功,意想天成;红票一打,万事通达;每日阅览,真诚永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