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三燕慕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姓,而是为龙城逐渐发展成为东北佛教圣地和东北亚佛教文化传播中心奠定了基础。昙无竭,就是那时涌现出来的有显著影响的大德高僧之一。

    正是由于慕容皝不因循守旧,注重军事和经济发展,实行开放及汉化政策,才使其称雄中国北方。就在他准备入主中原,图谋霸业之时,却因‘有兔惊马,坠地绝肋’,意外而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北京称帝的便是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儁。史料记载,他是一位‘姿容俊伟,博览群书,有文武干略’的豪杰。他按照爷爷和父亲既定策略,以龙城为根据地,继续向中原扩张。公元350年,亲帅十万大军讨伐后赵,352年又灭了冉魏,并于当年将国都迁到今天北京西南的蓟,把故都龙城作为陪都。

    正式称帝后,燕国也不再向东晋称臣。前燕政权鼎盛之时,疆域占有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全境和辽宁的大部分,由此成为南与东晋隔淮水而峙,西与前秦接壤而邻,以东北为后方,雄踞华北的强大政权。

    就在慕容儁雄心勃勃准备一统天下之时,却在公元360年因病而逝,时年42岁。他死后由于太子年幼,奸臣当道,忠直之臣慕容垂出逃,朝政日趋腐败,朝纲也由此一蹶不振,走向衰败,公元370年被前秦所灭。后来慕容垂建立了后燕,冯跋建立了北燕,史称“三燕”。”

    上完历史课,再想想那个慕容儁,我还是有些不解其味。这时,就听姥爷说:“现在棺材山和前燕之间,只缺一根线就可以把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穿起来,历史记载也好,现实发生的也罢,才会成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整体,你说说这根线是什么?”

    看着用征询口气和眼神的姥爷,我想了足有二十分钟时间,才犹豫地说道:“要我说,一根线还不够,需要两根线才能穿起一个完整的链条”。他有些吃惊地看着我,催促道:“快,快说!”这对我来说不啻是莫大的鼓励,至少方向是对的。

    我道:“这第一根线,需要一样东西,它够既能把广场、龙腾苑、龙翔佛寺和依稀中的城市等各个真实的存在联系起来。也能够把仙紫之焰、狉煔、冥鬼魂灯、河底枯骨以及玉雕石件、门上的线条等匪夷所思的存在穿在一起。

    这第二根线,也需要一件东西,把姥爷你、韩爷爷,还有不知道的其他人,与棺材山,与鲜卑,甚至是前燕的一些事情连在一起。”见他要插话,我立即举手示意。

    “长大以后,你就一直告诉我,弄不懂的事情,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从昨天开始,我就有个大大的问号。七八年前的事情,为什么又旧事重提?而且,今天开始,你又主动地将一个个小疑问解释的清清楚楚,把它们都变成了句号和叹号。即便是我没有问的,你也讲的明明白白。

    这其中,有好多根本就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你都是先试探着让我去说,你再旁敲侧击地去修正,直到弄明白为止。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你在锻炼我思维的完整性和想象能力的跳跃性和丰富性。但是,这些陈年往事真的如此重要到这个地步吗?如果没有,只是为了见见我,磨磨嘴皮子,那样打个电话就可以,也不必匆匆忙忙把我召唤回来。如果有,那这些事儿就一定很重要,甚至与我可能都有关联,不然的话,这故事也不会只围绕着历史、典故、传说和我所经历过的事儿来进行。我说的对不对?”

    就见姥爷掐着烟斗,透过厚厚的镜片,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我好几遍,看的我心里直发毛。吧嗒几下早已灭火的烟斗后,只吐出三个字“说下去!”

    脸上平静如水,看不出半点儿表情,声音里也不带任何情绪。他还是头一次,以这种方式和我唠嗑,反倒让人感觉着不舒服、不自然。

    短暂局促之后,我接着说:“这第一根线,我认为应该是那位道士,也就是你说的前燕皇帝慕容儁。把自己国家的版图或者生活起居的皇城搬入地下,历史上不胜枚举,盛传最广的就是秦始皇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如果,那位道士真的是一位皇帝。那么,他肯定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把那些建筑建在棺材山里。

    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道士。鬼术历来被正派白道所耻诟,而道教成立以来,扬善惩恶也是人所共知的。用道术来镇慑冥鬼魂灯这样的邪术,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这个修炼道术的皇帝一定是位个中高手,这样,仙紫之焰等等也就可以解释清楚了。

    虽然,史料记载他死于42岁,但也不难解释他为什么出现在官山之中。因为,为了追求爱情、信念和理想而放弃皇权王位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中国古代的清顺治皇帝,现实中英国的爱德华八世,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等等。还有,边干着皇帝的差事,边修道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说明朝嘉靖皇帝,在位45年,竟然20多年不上朝理事,深居皇宫专心于修道成仙。

    这些人尚可如此,那么慕容儁这位皇帝道士,放弃皇位而专心修道,再兼顾着守护风水龙穴,佐兴国泰民安,这样一举数得的买卖,做的也是够划算的。只是那玉石雕件,是施术镇邪的法器,还是进出棺材山的钥匙?我有些搞不明白。

    再说这第二根线,我认为应该是那本书。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观世音受记经》,因为,它早已收录在《大藏经》中。要想以此为线索,你也不必关注八旗子和棺材山二十多年了。所以,我认为是《历国传记》,一本失传已久的书。更何况,它那么隐秘地藏在地下的龙翔佛寺之中,应该是密级很高的宝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