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日丑时造饭,寅时出发,卯时一到,我与诸君一道同心戮力,杀灭贼寇!”王进贤中气充沛,志得意满,发布了如上的号令。令他意外的是,营帐里并没有出现影视剧里一呼百应的情景,大帐里一片沉默。没有什么“遵命”、“得令”,哪怕连个“是”都没一个。
在帐诸君,以齐仓为大,他小心翼翼地道:“千户,我们都是粗人,分不清什么子丑寅卯,况且军中也没有计时的工具,大半夜的,黑咕隆咚,分不清是个什么时候。”
王进贤:@#%¥¥……%¥……。妈的,好不容易自学的用子丑寅卯计时,没想到全无作用。封建时代啊,封建时代,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时间观念的时代,这些朴素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是他们唯一的计时工具。什么子丑寅卯,对他们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王进贤显然忽视了这一点。
王进贤:“明天听我号令,该起床起床,该吃饭吃饭,该开拔开拔。现在,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二、
婚后不久,王进贤又把自己这支小小的队伍集合了起来,亲自反复演练了几日,感觉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于是他打算打打毛贼练练手。山东省自万历43年以来,大灾不断,民不聊生,纷纷成为流民、匪盗。山东省境内一时之间,盗贼蜂起。万历45年,“大盗张计绪、张文朗、周尧德等乘岁荒倡乱,纠聚亡命,各立头目於泰山、历城、章丘、莱芜等处,出没行劫,共称周尧德为红竿大王,复改称平师王。所至焚毁掳掠,支解失主,截杀官兵;一时人情汹汹。”【1】万历46年“乡人田峨自称仁义王,纠众数千,劫掠财物,强夺狱犯,谋杀县官。”【2】王进贤记得就是到了万历47年还有李文的起义。随着荒年的远去,匪盗蜂起的局面有所好转,但是一时之间也是难以尽去。
王进贤问高汝见:“咱们这附近可有盗贼吗?”
高汝见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没有。千户,谁也不愿意作匪为盗,要不是没饭吃谁干这个。做贼也给找有饭吃的地方,我们这里风急浪高、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这里就是有人当强盗也跑到内地去了,像什么黄县,栖霞什么的。”不知什么时候,高汝见这几个人对王进贤的称呼从“王千户”变成了“千户”,虽然只少了一个字,却显得更见亲切。
王进贤点点头:“好,发兵文登,咱们剿匪去。”
【1】出自《明神宗实录》
【2】出自《明神宗实录》
三、
来到文登营,和彭云融一说。彭守备从善如流,立即同意了。二者合兵一处,发布檄文,誓师剿匪。
当强盗是为了讨口饭吃,听说有正规军要剿匪,匪徒们不是星散——重新做回老百姓,就是西逃——这胶东半岛地势狭长,你从东来,他就向西跑。过一段时间你走了,他要是在那边过的不好还会跑回来,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只有极少数惯匪,追随着白莲教在这一带的首领李盛明【1】,在文登县西边的山岭中流窜。这其实也是王进贤希望看到的结果,他可不想和没饭吃的老百姓拼命,这种匪靠杀是杀不完的。
可是这匪徒成天流窜,行踪飘忽不定,和你打游击也不好办。就像大炮打蚊子一样,王进贤是有劲使不出。没办法,也不能光打雷不下雨,丢不起这个人。和彭云融商量了一下,彭云融出了一支搜索队,和王进贤的队伍在一起,向西开进。王进贤走得慢慢悠悠,他知道一定会有匪徒的眼线盯着自己的队伍,这种慢的姿态就是让他们看的。当然,他自己也不能闲着,暗地里把搜索队和周道明、贾大岭都派了出去打探匪徒的驻地。
队伍一路走一路侦查一路训练,花了6天才到达西离文登县40里地的长学山【2】。这里四面环山,再往西就是人烟罕至的山地了,在明朝是很难支持大量人口存活的。以李盛明为首的匪帮应该就隐藏在周围的山地。因此,在这一带行军,王进贤都走得极慢,每到一地都非常仔细的扎营,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不过匪徒大概是畏惧正规军的名声,一路上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一连过了几日,都没有半点匪徒的消息。王进贤倒也不着急,反正粮食足够。况且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像土匪这种非正规军,组织性、纪律性都很差,听说官兵来了,或许能精神一阵子。但是,让他们一连几天都十分警惕,保持临战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知道了他们的消息,王进贤也不会着急的,先耗一耗,杀杀他们的锐气。
一天傍晚,周道明和贾大岭回来了。他们报告匪徒就驻扎在离此往西10里的紫金山【3】。王进贤一向多疑,他甚至怀疑这两个人是被匪徒捉去回来传假话的,估计是另一个时空的谍战片看多了。要知道真实生活中,即使真正的间谍生活也没这么传奇,作间谍的原则是平凡——放在人堆里根本找不着你。何况这是在明朝,而这两个人是大字都不识的无业游民。
一切都按照王进贤的预想进行。王进贤早就想好了:对付流寇只能发动突然袭击。
王进贤仔细询问了匪徒的情况。匪徒大概有100多人——根据王进贤的估计:肯于负隅顽抗的惯匪估计也就这个数了。装备主要是短刀,极少数装备长枪和棍棒、弓箭,没有火器。由于紫金山上有山洞,最大的两个是紫金洞和东华洞。匪徒们三五成群的散居在山洞之中。这倒出乎王进贤的意料。王进贤本来预料匪徒们应该在山顶的地方,结营以自卫。看来他还真是高估了匪徒们的军事素养和组织纪律性。说来也是,封建时代的中国人好省事,直到21世纪都没有根除,严谨、细致、认真在那个时代还有一个代名词——傻。中国人为什么没能有科学成就,估计不够傻是原因之一。何况这是流寇惯匪,本来就喜欢不劳而获,更何况他们在紫金山很可能也就住个三五日,他们怎么会精心的扎营呢?算起来也是相当的不合算,费劲巴拉的建起一个营盘,结果住了两天就不住了,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比例。要是真这么干的话,实在是太“傻”了。
【1】李盛明:白莲教首领
【2】长薛山:在文登县西四十里。《三齐记略》中伏琛《齐记》记载:“汉郑康成居不夜城南山中教授,遭黃巾乱,与弟子崔炎、王经挥涕而散。”就在此地。
【3】紫金山:在文登县西五十里。有紫金洞,一名紫府洞。其南又有东华洞,都是马钰修道的地方。
四、
夜色如水,月朗星稀。王进贤的小队伍于拂晓时分到达紫金山脚下。借着朝阳的鱼肚白,王进贤指挥人马,从山脚下开始,按照周道明和贾大岭的侦查结果,在每个山洞前埋伏了一支鸳鸯队。
摸到最大的紫金洞口时,正赶上一个匪徒睡眼惺忪地出来撒尿,王进贤紧忙示意大伙隐蔽。匪徒还睡的迷糊,摇摇摆摆的走到一块岩石上,掏出那活儿就尿,正好尿到捕倭营的一个士兵头上。那个士兵忍了一会,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大喝一声:“X你奶奶的!”端起标枪,“噗”的一声,把那个匪徒扎了个透心凉。
匪徒临死前“啊”的一声怪叫,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王进贤急忙指挥两支鸳鸯队在洞口列阵,齐仓带领另外两支鸳鸯队急忙向下一个洞口奔去。
五、
“有官兵,有官兵。”匪徒们的叫喊声在山谷中回荡。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面对的是洞口严阵以待的捕倭营鸳鸯阵。
“跟他们拼了!”王进贤在洞口隐约听到匪徒们在洞内商议。
说时迟、那时快,“咄”地一声,一支雕翎羽箭钉在圆牌手的盾牌之上,箭尾微微颤动,犹在兀自发声。30多个匪徒举着刀枪从山洞中呐喊着冲了出来,他们面目狰狞,用疯狂的呐喊鼓舞着自己和周围的人,以避免被死亡的恐惧所吞噬。
迎接他们的是4支标枪,由于山洞狭窄,而冲锋的人员过多,4支标枪都见了血,但是却没有伤到要害,一个匪徒因为大腿中枪,痛苦地跪下,发出“哇哇”的吼叫。匪徒们穷凶极恶的气势被阻碍了一下,但是很快又迎面扑了上来。
又是4支标枪飞了出去。由于距离较近,一支标枪直接命中一名匪徒的咽喉,鲜血从枪尖处龇溅而出。那名匪徒丢掉了手中的短刀,用手把住标枪,喉咙发出叽咕的声音,似乎想说些什么,终于支撑不住,仰面倒下。
一名冲在最前的匪徒已经到了鸳鸯阵的阵前,但是他突然感到空落落的,他左右环视,发现居然只有自己一个人冲了上来,其他人都在距自己半个身位的地方小步慢跑,似乎是要观察一下局势。他的脸上立即显示出恐惧之色,“你们——”还没等她的话说完,他已经被狼筅钩住,紧接着,一支长枪直直穿透他的胸膛。
余下的匪徒们,哄的一声退去了。
六、
天色渐明,雾气渐去。山洞内的情形渐渐明朗,一具具尸体和因为伤痛而嘶喊的伤员可以瞧得越来越清晰。初经战阵的捕倭营官兵们,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恐惧,有的惊惶。但是在刚才,无论是兴奋、紧张、恐惧还是惊惶,一旦听到命令,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条件反射似的、完全没有经过大脑思考机械地按照训练的程序和口令执行动作。
在战斗进行的过程中,王进贤看到散落在角落里的零星匪徒开始向各个方向逃窜,甚至不惜滚落山崖。山顶有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