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朱温请这位老者为其卜了一卦。
一个生死卦…
生死卦,上生下死。兑为生。坤为空,为死。此即泽地革一卦。
朱温不解,要老者明示。
“天道诸星,错综复杂,命运当中亦有无数分支,若行得好,将军或可享百年帝王之命,”老者笑着指了指朱温的胸口,又道了一句,“若行错一步,可以留给你这道伤疤,便可取你性命。”
当时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朱温着衣三层,老者是不该知道他胸口伤疤的事。可是老者却一语中的,自此,朱温对老者所言无不相信。
如今,执剑伤他的人早已不在了,但…这柄剑仍存于世。
这便是柏乡大战之际,朱温调转马头转回都城的原因;老者一世占星算卦,唯算漏此一卦。均王友贞早有除掉梁帝之心,奈何天命不可违,得老者之言,他抢在所有人之前得知这柄剑的下落,并由剑客亲自夺来。为此,他不惜屠杀李家村二百余名村民性命,以此掩盖其父朱温耳目。用村中或有天佑元年生人的漏网之鱼为借口行动,实则夺剑。
而这柄剑,正是当年大唐史上战功赫赫的不二神将,平阳公薛仁贵的佩剑。
中土第一神兵…
湛卢剑。
军师敬翔献策借刀杀人,弑君夺位者务必是朱友珪,以此斩杀梁帝朱温,假传圣旨除掉博王朱友伦,再将郢王朱友珪推向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风口浪尖,如此方可出师有名,一举登上帝位,铲除异己。
均王友贞与长剑剑客也早有协议,朱友贞会给剑客在中土撑起一座大大的保护.伞,提供其中土名剑的情报,助其夺剑。不过作为交换,长剑剑客要在均王友贞需要时,为其出手办事。
湛卢剑便是如此,二者有言在先,剑到手后,要先交给均王友贞一用。尽管剑客有千万个不愿意,但是他不想失信于人,便交出了湛卢宝剑。
而接下来的一切,便也按照敬翔的剧本一步步上演着。
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出了一点小差错。
一个始料未及的变数,郢王友珪手下的这个不起眼的仆夫。
当日梁帝驾崩,按道理朱友珪本该归还宝剑,其也不是什么对兵器十分喜好之人,事情本该顺理成章,可是…
此番大显身手的冯廷谔突然邀功,如何也要留下此剑。
均王友贞久不见动静,便亲自来取,却不料朱友珪断然留下,道已赏给自己属下头号高手,登基后十分开心的他坦言愿以万两黄金相换。均王友贞本想再要,但其心有大计在后,绝不可为一柄剑而露出马脚。
即便它在武林中是无价至宝,但在争天下的人眼中,再好的剑也不过是柄利器。
归来后朱友贞安抚长剑剑客,他日除掉郢王友珪,湛卢剑自然完璧归赵。而且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长剑剑客深知这个冯廷谔是个用剑好手,自然也是爱剑之人,像湛卢这样的旷世奇兵,他一定视为珍宝,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为宝贵。
可是他们错了。
他们太小看了这个仆夫,对他一无所知。
不知道他有多少能耐,有着怎样的来历,脑袋中有多少阅历。
相反的,站在暗处的他,对一切看得却是格外明朗。
刺杀朱温后,他就觉得一切不简单,郢王友珪弑父夺位已是箭在弩上,不得不发之举,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是这柄剑,一定要是湛卢?
他知道湛卢剑的来历,也熟知湛卢剑上任主人是谁,在朱友珪手下十几年,他深知梁帝于其剑主之间的渊源。郢王收剑时,他有意打听这剑将会去到谁手,朱友珪答他将会交还给均王友贞。言语间冯廷谔知道,郢王朱友珪根本不知道这柄剑的来历,对湛卢剑更无丝毫兴趣。但是直觉告诉它,湛卢宝剑不能还给均王,他洞察得知长剑剑客已在均王阵中多年,这柄剑如果还回去,多半会落入此人手中。
于是,冯廷谔坚持邀功,留下湛卢,不为用剑者对剑的痴迷,只为其心中仍然残存着的,对武林以及亲人们的羁绊。
他早已安排好,假若他日东窗事发,湛卢剑会第一时间去到一个最安全的地方。
如今窗纸已破,湛卢不翼而飞。
单因对湛卢剑的执着,长剑剑客已动了杀机。
“湛卢剑,你要如何补偿我?”
朱友贞倒咽口口水,其虽有凌云之志,但是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孩子,眼前人给他的压迫力实在太强,太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