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怡,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拥抱过,蔡淑怡看了眼一旁陈灏,然后对顾南溪挤眉弄眼道:“这就是你说得那个‘朋友’吧?不给我好好介绍下?”
说到“朋友”两个字的时候,蔡淑怡特意加重了语气。
顾南溪脸色一红,辩解道:“淑怡你别胡思乱想,真的就是朋友关系。”
“好好好,‘普通朋友’嘛,我懂~”
随后,顾南溪让陈灏和蔡淑怡互相认识了下。
简单客套后,蔡淑怡对两人说道:“我昨天问了我姑姑,她说没问题,我们现在就上去吧。”
“淑怡,今天真是麻烦你了。”
“哼,所以如果不是要用到我,是不是回厦门几天都不打算联系我了?”
“哪有,我、我只是一时忘记了。”
听着走在前面两人的对话,陈灏尴尬地跟着后面走着。
蔡淑怡是顾南溪的高中同学,她的姑姑是厦门漆线雕的第13代传人蔡丽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厦门漆线雕技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也是托了顾南溪的福,才有了今天得拜访之旅。
这是一栋4层的小楼,一楼是公司的经营场所,包括会客间、会议室,二楼是售卖的漆线雕成品,三楼四楼都是工作间,准确说四楼叫“工作室”。
四楼的入口处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蔡丽珍工作室”。
推开门走进去,里面空间很大,但比较乱,一张木质工作台前,有个身穿黑色短袖衬衫,短头发,戴着一副厚重眼镜,给人一种很儒雅的感觉。
蔡淑怡走上前介绍说:“姑姑,这是我高中最好的同学顾南溪,这是她的朋友陈灏。”
忙碌中的蔡丽珍抬头看了陈灏顾南溪两人一眼,露出一个笑容:“你们好。”
“蔡大师您好。”陈灏连忙恭敬地回道。
“蔡大师好。”顾南溪也跟着道。
蔡丽珍听了连手上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对两人摆摆手:“你们都是淑怡的朋友,喊我蔡姨就行了。”
两人喊了声,坐在工作台一旁,就静静看着蔡丽珍的忙碌,偶尔会发问几句,作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蔡丽珍态度很亲和,还会主动科普一些漆线雕的知识。
至于蔡淑怡,便回到一二楼区,闲时会上来看看。
“你们知道‘漆线雕’这个称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说话的同时,蔡丽珍眼神、动作仍然专注在眼前的瓷盘里。
顾南溪想了想,说道:“漆线雕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应该很早之前就出现了吧?”
蔡丽珍大师微微一笑,并没有开口,而是等着陈灏的回答。
陈灏闭目思考片刻,睁眼道:“应该刚好五十年整。”
“五十年?”
顾南溪一愣,迟疑道:“应该不止吧?我记得漆线雕的历史很悠久的。”
陈灏跟背诵一样说道:“漆线雕发源于福建泉州,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也是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
“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
陈灏顿了顿,接着道:“而真正被唤为「漆线雕」应该是1973年的广交会上,厦门蔡氏漆线雕第12代传人蔡水况大师首次在蛋壳、瓷盘和瓷瓶上创作设计漆线妆饰图案获得成功,并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大受欢迎。”
“当媒体和客商询问这项工艺的名称时,蔡水况大师辗转反侧好几个晚上,终于想出「漆线雕」三个字。意为:这门工艺首先是以漆线为表现手法,图案绘在物体上又像雕刻一样立体,所以采用了‘雕’字。”
“「漆线雕」三个字见报后,沿用至今。这门传统技艺也由此从一个单纯的民间工艺技巧脱胎为一种全新的独立工艺类型。”
简单说,在1973年蔡水况大师改进「妆佛」这项传统技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