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慈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天旭日照铜龙,

    朝罢从容侍上宫。

    花萼联翩方昼永,

    晨昏常与问安同。

    ————康熙御制诗

    花瓶子里插着一束来自草原的紫色的小花。

    小钟儿似的星星点点的花蕾像“满天星”一样密密麻麻簇生着。

    烨儿说这花叫“姬松”……这么小的花儿偏取个大树气势的名字。

    我用手轻轻碰了下那看似娇嫩的淡紫色苞蕾……却没有鲜花滑润的触觉……干的?干花?

    “姬松是蒙古科尔沁部的语言,意思是永不凋零的花,如青松般。它只长于蒙古科尔沁大草原上,是皇祖母特地叫人送到这里。”

    永不凋落败坏……我着迷的抚摩着这已经失去生命却艳丽依旧的花儿,犹如时间停止在她绽放出最美的那刻,隐隐地还有一股清郁的草叶幽香,花形还保持着凝露后甫被人采摘那时的模样。

    咦……皇祖母叫人直接送到这里?送到目前作为我书房的东暖阁这间“无忧”阁?她知道无忧阁?

    那年我已倾空那间密室的所有“宝藏”,惟独烨儿写的那块匾舍不得丢,干脆挪到这里。她点着名地叫人送来……我后知后觉的想起这个问题,这个花的花语是永不凋谢枯萎衰老,以花比人……苏麻?

    心里猛地一悸,抬头望向他……他的墨色瞳子倒映出我的惊惶。玄烨反手握住我的,眼神却是平淡无波。

    她什么都知道?她一向洞悉宫中大小细微不是吗?现在的我却已不是以前她信任的苏麻,以前还有个身体还能和她攀缘上点关系,可如今从身体到灵魂都不再是她。我……不是那个她交心,爱护的蒙古苏麻喇,我就是我自己——叶茉儿!

    我无助地望向烨儿……我该怎么说?

    “去吧,茉儿。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他幽深的眸子平淡无波,可那温热的手包握住我的,是那么的紧,那么的有力。

    “别怕,我陪你去。”他说得自信而又笃定。

    瞅着这个早已褪去稚嫩的伟岸男子……记忆中犹如转眼,这个一直叫我姑姑的孩子、继而少年、青年……到目前已经而立的他,容颜未改却更多了几分睥昵天下的君王霸气,和一个盛世帝王的自信。

    不管老祖宗对我这个新“苏麻”是接纳还是拒绝,就算慈宁宫里设有“鸿门宴”,我也不会畏惧,三百年的时空都跨越了,不就为了他么。再说,我有他……

    心无怖惧自然心情如云开初霁,我扬起头对他欣然一笑。

    *

    慈宁宫。

    它坐落在皇宫的西北部,宫的东面对着乾清门西侧的隆宗门。慈宁宫其实是个宫殿群班的建筑自明代起就一直是皇太后太妃们的寝宫。宫院面积一般象征着主人地位,而慈宁宫算上慈宁花园的话占地面积比东西六宫加起来还要大。

    孝庄皇太后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是清朝开朝以来第一位入住慈宁宫的女主人,她一住就住了四十四年。

    为了表示对这位历经三朝,更是辅佐了两位皇帝登基的伟大女性的敬意,康熙皇帝的的亲生母亲已仙去的圣母皇太后以及现在的母后皇太后(顺治帝的第二个皇后)都没有入住慈宁宫,而是和几位太妃分别住在东部的宁寿宫和慈宁宫西边的一些宫院里。

    今日玄烨与我步行,西出隆宗门,不多远就是慈凝宫的东门永康左门了。他每日早朝之后,都要沿着这条路线到老祖宗的寝宫中问安,几十年如一日。

    今日,带上了我。

    “得失不计,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老祖宗寝宫前贴着如是对子,看笔迹却是出自烨儿之手。贴在这座簇新的新修的宽五间重檐庑顶琉璃瓦寝宫的正殿。

    太皇太后不在寝宫,两个早早留守在门口等候来问安的皇帝的嬷嬷即带我们一行人往南而行……老祖宗在花园为即将来临的盂兰节准备法船、荷灯等物事。

    盂兰节又称鬼节。每年的农历7月15日,道教叫中元节,佛教称盂兰节。传说由农历7月1日起,地府中的游魂野鬼就开始被释放出来,他们可以在人间游离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的祭祀,直至7月30,鬼门关关闭,鬼节的节期亦就此结束。

    而盂兰节这天又是鬼魂出没最多的一日,据说阴气最盛,在这一天上自皇室下到民间都有为自己已故去的亲人做法事,烧法船(一个很大的纸船,内放置很多需要烧寄给亡故亲人的物事,然后置于河中或一平地点燃)

    我们沿慈宁花园的石阶路逶迤而上,园中移步换景,片片茏翠中点缀着亭、阁、池、馆。让人似乎走进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山青水黛、林静园幽,让人沉连。

    经过一条扶花夹道,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块平坦的拼花石子地面,正中放着一只用细竹片挑起做支架的纸船,宽畅得足足可以装下四、五个人。

    老祖宗正端坐在旁边的方亭子里指挥着几个太监往那纸船上糊上一些纸做的装饰品,看起来精、气、神甚好,矍烁依然。

    眼角瞅到我们一行人的到来,十分开心地唤着玄烨:“烨儿,快过来,看看今年新做的三层楼的大法船。”

    园子里的宫人们见皇帝驾临都静静地跪成一片,几个正在搭法船的太监也立即停止了工作。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祝皇祖母福寿安康。”玄烨按照家礼给祖母磕头问安,跪下时偷偷拉了下我的衣角,示意我这个一直低垂着头和别的宫人们跪在一起的宫娥也跟着他学样给老祖宗行家礼……就如同回到以前……我的上个身体的时候……苏麻生前。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祖宗既然叫人往无忧阁送来了“姬松”,自然是知道我的秘密,虽然也许不是所有的秘密……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行完这个“家礼”。

    感觉到身上一阵凉意……她在打量我?可等到行完礼抬起头的时候却发现她依然笑容如故,似根本就没有看到我刚才的动作,径直问着皇帝几句例常的日中起居事情。

    她……把我当成了透明的空气。那看似平静不起任何波澜的神情,自如地与皇帝进行着闲聊试的谈话,多么慈祥多么和蔼的天伦呀……可是如果有人愿意和我赌,我此刻可以压上我当年“无忧阁”里所有珠宝赌此刻我面前的这两个祖孙俩均是一心二用,都至少放了大半颗心在我身上……留意着我这个貌似透明的人。

    唉……他们果真是血缘相通的祖孙,对话中他们天南地北的说着看似完全地不经意,其实却是处处旁敲侧击地留心。

    对玄烨这个我从小看着长大的皇帝来说,他对祖母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敬。要他为老祖宗死我觉得他也决计不会说不。可是这皇家的天伦在我看来怎么就那么别扭,是因为长期被长幼礼教约束,还是因为这皇室的皇子出生即被带走的严苛祖规所束,反而不知道用最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亲人的爱?

    他八岁孩童时候起就这样,对祖母孝顺却又拘谨,性格使然吧。唉,可对我,不管上世还是这世他就从来没有这么客气过……我正天马行空的想着,突然发现他们转移了话题,老祖宗开始讲起了故事,每年都要讲一遍的故事。但孝顺的皇帝却听得很专心,就象是第一次听。

    “这盂兰节啊,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有个跟随他修行的名叫目连的徒弟,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目连很挂念母亲,用天眼通察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情况。发现母亲已变成饿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