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陶应带着吕绮玲及一干部将,来到徐州城门点兵出师。此次陶应留下了草包的三万兵马,毕竟无论什么时候,徐州都是陶应的大本营。还有贾诩陶应也留下了,因为草包无论是智商还是勇武都有点让人捉急。如果不是看他对徐州的忠心,还有现在手里没有过多可用之将,陶应早就把撤下来了。
此次陶应出征,带着了右参军徐庶。毕竟自己在行军打仗特别是这种对抗战中,陶应是一点经验也没有。而徐庶虽然年轻,但至少是水镜学子,自幼参赞军务,无论是那一方面,都不是自己可以比的。所以陶应决定,把这次大军指挥权交给徐庶,自己在一旁学习。
徐庶知道陶应的决定,也是大吃了一惊。要知道,这一次陶应大军包括了刘备在内的部队在内,共有整整十万人。徐庶虽说有高人之姿,不过毕竟年轻,一下把十万人交到他手里,一时心里还真是没底。不过徐庶本人有着所有文人有的傲性,在陶应的激将之下,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来到了城门,陶应解下当初史阿赠给自己的赤霄宝剑,当着三军将士的面,郑重且严肃的交给徐庶。徐庶虽然有点激动,但还是没有做作,接过赤霄宝剑,高举过头顶,大声道:
“诸将士听令,主公令我执此剑督率三军,大家务必奋力向前破敌。现在分配作战任务,三军听令。”
下手的张辽等人虽然疑惑,不过看着陶应的坚定的目光,还有那把赤霄宝剑,还是齐声答道:“诺。”
“张辽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领二万五千飓风营为前军,遇到敌方不必厮杀,只要等待主公后续大军前来。”
“诺”
“高顺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领麾下一万陷阵营士兵,为主公右翼大营。”
“诺”
“玄德公”
“请先生吩咐。”
“请你带手下三万士卒为我家主公左翼,一同出发。”
“其余将士,率领所有士兵听从主公将令,是为中军,即刻出发。”
校场上士兵声如雷吼,道:“诺”本来陶应心里还是有点担心徐庶,毕竟现在的徐庶还太年轻。不过看他现在调兵指挥有度,而且神色丝毫不见慌乱,心里也放下了心。随即大军在张辽飓风营前部的牵引下,开始向着淮南而去。
张辽前部在傍晚时分和张勋大军相遇,由于两方安营未稳,所以都没有厮杀。张辽这面一面安营扎寨,一面遣斥候通知后军陶应。大约到了凌晨时分,陶应大军相继来到,一应调度,全由徐庶指挥,中间并无半分失误之处。
第二日,两军布阵于野。对面的张勋请陶应答话,三通鼓罢,在十几名护卫的保护下,陶应出马来见一见张勋。张勋倒是颇有胆识,只带了两名副将,便来阵前和陶应说话。张勋坐在高头马上,一身甲胄,模样威武而又不失英俊,还真是有一股大将军的感觉。和陶应相距还有一箭之地的时候,张勋出马问道:“你便是陶应?”
陶应坐在马上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答道:“然也。”
张勋听他承认了,也不再和他废话,直接开口道:“陶应,你继承汝父基业,不思保全家业,反而无端起兵与我天兵对抗,真是小儿之见。我仲室皇帝恩泽布于四海,声威加于宇内。如果你现在放下武器,我以大将军的身份保证,一定让你继续统领徐州六郡,你看如何?”
陶应闻言笑了,道:“巧了,我也有一句话想对将军说,不知道将军可愿听之?”
张勋不耐烦的道:“有话便说,何须如此作态。”
“那好,将军听好了。如果现在将军下令手下士兵全部投降,我也以徐州牧的身份保证,免除将军以前跟随叛逆的所有罪行,并且保将军不死,你看……”
陶应还没有说完,那边的张勋一记雷吼,打断了陶应的话头,怒气冲冲的道:“放肆,我乃仲室皇帝麾下大将军,岂可向你等投降。”
陶应无所谓的摆摆手,道:“所以说嘛,将军既然都不肯投降,又何必来招降我呢?咱们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说罢不理会招降,打马回营了。
那边厢的张勋见到陶应如此无礼,恶狠狠地道:“陶应小儿,不知死活,本将一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说罢也是打马回营了。
陶应刚回到阵中,秦宜禄上前问道:“主公,刚才你为什么要去激怒那敌将啊?”
陶应无奈的笑了笑,道:“张勋既得袁术拜为大将军,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