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一五七八年。
半夜,湖广黄州府蕲州,更夫老头提着灯笼走在长街道上。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更夫老头的吆喝声听起来倒是有几分韵味。
“铛——铛,铛,铛”。
老头儿左手提着一面锣,右手握着根梆子,节奏一慢三快,正是丑时。
李御医府邸。
烛光摇曳的书房中,两位知命之年的故交他们相对而立,交谈甚欢。
“历经数十载,李兄,想不到这部医书居然真的让你给完成了。”万太医左手捧着医书有些激动不已,然后缓缓地抬起右手,看那样子是想要拜读医书。
只是,转而又将已经触碰到书本的手慢慢地放了下来,继续言道:“你二十余载几乎踏遍大江南北,方有了这般医药之作,老夫虽颇为好奇,可这……”
对于一名医者而言,除了治病救人以外更要研究医术,万太医对这本医书中的内容自然是充满好奇心,不过也正是同为医者,心中难免会有些顾虑。
万太医欲言又止,可人家李御医那是目光如炬。再者,万太医说那句话的言外之意他又怎么可能听不明白呢。
“万兄不必忌讳。”捋一捋胡子,拂了拂衣袖,李御医言道:“这本纲目现在还只是初撰,并不能算得真正完成。”
“其中,有好些地方,老夫认为略有不足之处,所以还望您能多加指点。”
万太医听这样讲,便也不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既然李御医的性情如此豪爽大方,那么继续推辞下去倒显得自己有些表里不一,索性恭敬不如从命。
打开医书的第一页开始,万太医便被里面精髓的内容深深吸引,他手捧医书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眼中如视珍宝。
杵立。
然后,若有所思的样子。
“妙哉,简直堪称奇书。”万太医三步并作两步,走至李御医的跟前指着其中一页,继续言道:“马齿苋肥厚,表皮无刺,高三至十寸,且茎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常生于田野路旁及府院废墟等向阳之处。”
“性味,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之功效,其功能主治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丹毒、湿疹,或是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然,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切勿用之,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服用。”
万太医经过一番分析,确与医书中所编撰的那般或许真的具有真实效用。
在此之前,万太医原本以为马齿苋不过是用于下饭的家常菜,却不知竟也有如此功效,顿时觉得过于孤陋寡闻。
接着,万太医又翻了几页,发现另一味药材更为神奇,于是指着几行字然后言道:“黄葵,生于山谷沟旁,旷野草丛之中。身长三尺,叶互生,五片掌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亦有三至五浅裂,先端渐尖,形似于戟,两面均有粗毛,而上部叶片则显得较为小些。”
“取之根叶?,捣敷外用,其主治无名肿毒,有解毒消肿,排脓止痛之功效。”
李御医顺手接过医书,将其置在了案台上之后,向万太医递了盏茶,然后会心一笑,对他言道:“万兄,医书分为五十二卷,一卷又分为两册,共计字数有两百多万,你看的不过是其中一册。”
“来日方长,你我二人同在太医院为朝廷效力,万兄若是感兴趣,有生之年可否与老夫将此书完善,存放于澹生堂内供人借览,只是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李御医府外。
“大人,丑时已过一炷香时间。”说话的那位是一名黑衣蒙面人。
“再等等看。”带头的黑衣人说道。
后面还跟着十余人,他们手持弯刀隐藏在墙角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府内。
万太医听李御医说完,收不住心中那份喜悦的心情,一双手激动地紧紧抓住李御医的手,然后言道:“承蒙李兄厚爱不弃,这等流芳百世之事,老夫必定是倾囊相助,绝不辜负您的一片美意。”
二十余载,风雨兼程,万太医深知李御医在医学上定然是有所收获,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仅此一部医书就撰写了数百万字,这样的成就非常人所及。
撰写虽然简单,可不平凡的是积累丰富的经验,其过程亦是万分艰难。
凡一味新的草本植物,首先要了解它是不是具备药材的可用性质,而身为一名医者食验药材自然得亲力为之。
在不明确是否具有毒性的情况下,这种尝试轻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严重的情况甚至随时失去性命,且不说寻常人缺乏勇气难以做到这一点,就算有这样的勇气也未必能够做到谨慎细微。
万太医的内心,一种敬佩之感在此刻油然而生,自觉有些比之不及。
“老夫这就回去准备。”万太医可是个急性子,他心想这种事情那是越快越好没有什么可犹豫,总之干就完了。
李御医则是显得较为淡定,他抿了一口茶,然后说道:“编撰医书此等大事非你我二人之力可以完成,等我禀明圣上之后再由圣上他老人家决断,到时拟一道圣旨通告太医院以及各部官员参与进来方可成事,万不可急于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