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的马寨在武威一带并不算大,寨民们也不是很富裕,寨中除去孙杨尽力收拢来的几百精壮汉子,就只有一群妇孺了。所以,打劫丝绸之路上过往的商人,便成为了孙杨马寨的主收入之一。
丝绸之路上虽然‘盛产’黄金,却不是每个季度都有商人过往,所以,孙杨也有弹精粮绝的时候,会被逼着在穷极之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劫掠汉人流民。虽然,所谓流民都不会是有钱的主,但他们总会把自己所有值钱的家当都换成五铢钱和赖以生存的粮食,待一切准备妥当后,流民们才会迁徙。
强壮的流民可以抓来做苦力,精壮的汉子更是可以挑选出来作为后续的兵员,不断地用来补充寨兵的战损。一直以来,武威这一带的小马寨大多都是以这样的模式延续着。
作为一个有明确民族意识的汉族子弟,孙杨绝对不会吝惜对异族部落下下刀子,只要他决定了对某个部落下手,就会毫不犹豫地杀掉那支部落里高过车轮的男子,将部落里未成年的男子经人口贩子卖往内地,给那些个世家大族充作家奴,寨子里则会把未衰老的异族女子留下充作女奴,时而供孙杨手底下的寨兵们发泄欲火。若是谁要看中了其中的某个羌女,孙杨也绝不干涉,只要他们跟自己的中队长说一声,娶回家里便是,对于这些可以维持人口增长,并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先决条件,孙杨向来都任其自由发展。
贾诩归顺之后,也很是赞同这种能够积蓄到足够力量的发展模式,贾诩对异族的处理方式甚至比孙杨还要极端,他想让孙杨直接灭他们族。这种事,孙杨倒是不干,毕竟灭人家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人口叛卖也是一项不错的收入,为了求得最大的利益,灭族这种事对孙杨并没有什么好处。
一个寨子能否强大,取决于它所拥有的寨兵是否够强,因此,孙杨也并不排斥主动归拢过来的羌人、氐人以及匈奴人,孙杨对那些能够拉拢甚至同化的异族始终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时刻保持着一丝警惕。
按照小队、中队、大队的军队建制,孙杨将异族寨兵分开打散在各个营帐之中,而对于异族的政策也与汉人寨兵有些不同,异族寨兵在孙杨寨中没有任何上升空间,只能够做普通的战兵,且担任冲锋任务,但他们所抢到的东西却归其个人所有,这一点直接受寨主孙杨的保护,寨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夺走他们的私有财物,违者斩立决,此规定,一直受到异族寨兵的强烈拥护。汉人寨兵则可以升为5人小队的小队长,25到27人一中队的中队长,75到90人一队的大队长。目前,在贾诩到来之后的这个冬天,孙杨寨中终于有了两个大队的战兵,其中一个直属于孙杨。另一个直属于老二李煜,李煜是一个只抢异族的老‘好’人,他对汉人很好,对异族却狠辣至极。
中平元年四月,轰轰烈烈地黄巾军起义在汉境打得如火如荼,这一次起义打破了汉室执掌中枢、坐拥天下的格局,天下局势渐渐动荡不安,再不复之前的稳定平和。
中原,兖州,谯郡
一个叫曹操的男人放下了手里的兵书,悍然弃笔从戎,率领家中族兵加入了镇压反叛的行列,他与中郎将皇甫嵩一起在长社偷偷放了把大火,两人再一东一西夹击了气势如虹的黄巾军,打破了黄巾军领袖张角从豫州攻入洛阳的战略构想。随后,曹操又与孙坚一道夹击了南阳的黄巾军残余势力,中原大地上轰轰烈烈地黄巾起义不到半年就消融了近大半。
河北,幽州,涿郡
三个出身卑贱的男人怀才不遇,他们不惜立誓结义,约定一起在大汉闯下一片天地,他们在迅速解决掉北上幽州的黄巾军之后,风风火火地跑到了冀州,他们想要在巨鹿分上一杯羹。只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还不如小黄门的三寸兰舌有效,河北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卢植被凉州的董卓所取代,而董卓这人却急于求成,带着他们打了场败仗,彻底弄了个灰头土脸。
十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而黄巾军的起义却是日落西山,几乎所有的战略目标都没有达成,黄巾起义陷入了最低谷的时期,他们的最高精神领袖张角此时已死多时,剩余的黄巾军也基本上翻不起什么大浪,大汉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文和,这已经是最新的战报了!黄巾军已然失败。”寨主门楼里,仅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胡床,极其简单的摆设,映射出了其主人节俭的生活作风。
“嗯!孙寨主要文和怎么说?”贾诩眯着眼睛,似乎还未睡醒,他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已加入了孙杨的马贼集团,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真心的为孙杨出谋划策,他所想的总是他自己的利益,因而孙杨老是吃瘪。
“叫主公!”孙杨面色不愉,食指关节轻叩着桌面。
“主公!”贾诩叫得极为顺畅,一点都没有感觉到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