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朝凰公主也道:“我出宫的时候父皇可是说了,叫我吧做的诗带回去给他瞧瞧,咱们如今快些做两首诗,好叫我交差啊。”
林宛如道:“原先想以桃花为题作诗,但是今儿我姐姐也没来,这一社到底不全,我想索性不作诗,玩点有意思的,遂出了几个对子,大家来对一对,如何?”
石爱珠最先松了口气,附和着说好,林宛如便把事先写好的纸拿来挂在了亭子里,足足有七八个,石爱珠从左手看起,见第一个上头写着: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柳萱则看了第二个:扇上画荷,日日风摇花不坠。
朝凰公主则看了第三个:山童采栗用筐盛,劈栗扑簏。
三个人先是蹙着眉头沉思。石爱珠和朝凰公主面面相觑,倒是柳萱击掌道:“我想了一个。”
然后走到桌前提笔道:“鞋头绣菊,朝朝踏露蕊难开。”
石爱珠和朝凰公主都凑过来看,很是羡慕,林宛如笑道:“对的很是工整。”
柳萱兴致勃勃的又去看第一个,也被难住了,又不甘心,去看第三个,有些沮丧:“只对出来一个。”
石爱珠已经麻利的抄了下来叫人送去给石光珠:“请哥哥帮着对。”
朝凰公主又去看第四个:秀山轻雨青山秀。
薛宝钗悄声问林宛如:“这些你是从哪里弄来的?倒不是十分难,可也得让人费一番心思。”
林宛如笑道:“有几个是我自己想的。有几个是书上看来的。”
薛宝钗点头,走到桌前对了第三个:野老卖菱将担倒,清菱空笼。
石爱珠凑过来看。十分欢喜:“对的真好,又对出来一个。”
朝凰公主和柳萱叽叽咕咕,倒是合力对了第五个:灯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下联对了:灯笼笼灯。原来纸壳只防风。
不出半个时辰,有丫头捧着纸笺过来,
上头整整齐齐写的是石光珠和陈瑞文,柳芳三个对出来的: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端午之前,犹是夫人自称曰,
重阳而后。居然君子不以言。
菱角双尖,铁裹一团白玉。
石榴独蒂,锦包万粒明珠。
薛宝钗又对出了最后一联: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
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几个姑娘一行看,一行叹,石爱珠嘟囔:“出的也太难了些。”
柳萱则道:“谁叫你平日里不读书?这些对联虽然巧妙,可也不是无迹可寻,还是你功底不扎实罢了。”
这么算下来,柳萱对了一个半,朝凰公主对了半个,薛宝钗对了一个,朝凰公主嚷着叫石爱珠请客,石爱珠摸了摸鼻子,答应了,林宛如悄悄问薛宝钗:“你对出来几个?别说只一个,我可不信。”
薛宝钗抿嘴一笑:“全部。”
林宛如点头,这才对嘛,又不难,以薛宝钗的水平,肯定藏拙了。
一眨眼到了三月中旬,贾家来定婚期,挑了两个日子,一个是四月二十八,一个是六月初十,沈姨娘本想等过了端午再叫黛玉出嫁,这样时间也从容些。
可贾母却着急,请薛姨妈帮着说话,把婚期定在了四月二十八,贾母也是想娶了新媳妇好过端午节,沈姨娘虽然不高兴黛玉出嫁这么早,可对于贾母娶孙媳的急切还是挺满意的。
婚期一定,沈姨娘就忙着写请帖,林家在京城没什么人,可在江南的朋友就多了,沈姨娘列了单子一个个的瞧,又请沈氏和沈择帮着筛选了一遍。
沈择见上头没有沈家,便问沈姨娘:“要不要给沈家下个帖子?别人家都有,单和林家关系最好的沈家没有,别人会怎么想?”
沈姨娘脸色一僵,沈氏也道:“你既然要给黛玉做脸面,总不能一头顾着,一头就不顾了,权当是为了黛玉,沈家你总要下个帖子。”
沈姨娘叹了口气,索性也不瞒沈氏了,道:“我带着两个姑娘扶灵回苏州的时候,父亲就派了人来要我回沈家,我没有答应,父亲没有说什么,管氏倒是叫人来闹了一通,说我不孝顺,这件事大哥也是知道的,我也知道我是沈家的女儿,可他们那样做,何曾把我当成沈家的女儿过?”
说着忍不住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