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战斗力尽管顽强,但是此时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抵挡不住抗日军的攻击。至于那些伪军,在遭遇伏击之前就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战斗力,遭遇伏击之后,瞬间就崩溃了。
战斗又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就彻底结束了。
这一仗歼灭了五百多名日军和八百名伪军,苏威城里日军的主力基本上损失殆尽。
为了巩固胜利成果,高九让宁武带着桃花山特战队以及部分抗日自卫军的队员,前往苏威城监视城里的日伪军。
高九和泰勒率领haibao突击队和抗日自卫军的主力,前往托利铁矿。
躲在托利铁矿的日伪军,一直在等待苏威城里派来的援军。
当他们看到不仅没有援军到达,反而又来了大批的抗日军的时候,他们就知道问题严重了。
果然,那些抗日军高声喊话,告诉托利铁矿里的日伪军,说他们的援军,包括日军的大队长已经被全部歼灭,命令他们投降,否则的话攻进铁矿,格杀勿论。
宣传攻势很快就起到了作用,铁矿里面的菲律宾籍的矿井部队,不久以后就逃了出来,只剩下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
高九并没有急着下达全面进攻的命令,他要利用据点里的这几十名日军士兵,现场做一次攻坚战术的培训。
高九把haibao突击队以及抗日自卫军的军官们召集了起来,对他们进行了讲解。
军官们领会了高九的意图,回去向手下的士兵们进行了传达。
接下来,haibao突击队的队员以及抗日自卫军的官兵们,每20个人一组,封锁日军的一个枪眼,很快就打得日军没有了动静,他们彻底地被封锁在了炮楼里面。
看到日军无法还击,几名桃花山特战队的队员们靠近了日军的炮楼,朝着枪眼里面投掷手雷。
在他们的示范下,大批的抗日自卫军的战士们也冲到了炮楼的下面,向炮楼的枪眼里面投掷手榴弹。他们虽然投不准,但是仍然有不少的手榴弹飞进了炮楼里面。
很快炮楼里面就没有了动静。
这个时候用不着高九再发布进攻的命令了,大批的抗日自卫军的战士们冲进了敌军的营房,时间不长,就彻底肃清了残敌。
泰勒中校和haibao突击队的队员们,已经跟着高九打了好几仗了,每打一仗,他们对高九的敬佩就增加了一分。
高九打仗靠的绝不是蛮力,而是根据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深刻了解,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针对性地制定出作战计划,最终能够以弱胜强,以小的代价取得重大的胜利。
高九的计划步骤很多,也十分复杂,负责执行的人员成分也很复杂,参加战斗的部队来自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缺乏磨合,还有刚刚参加游击队的大量的新兵,而高九制定的作战计划,需要精确地进行执行,换上其他的指挥官,恐怕连内部的协调都搞不定。
高九竟然能够率领着这样的也可以称得上是乌合之众的部队,取得辉煌的胜利,这不能不让众人心服口服。
打下了托利铁矿之后,抗日军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弹药、现金和粮食等其他物资,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一个令人十分惊喜的意外收获。
他们从铁矿里面解救出了大批的劳工,其中有一百多名华人、六百多名菲律宾人,还有三百四十多名米军战俘。
米军战俘们获得了营救之后,都很高兴,尤其是他们看到haibao突击队的人,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在这批米军战俘当中,有一名米军的上校团长,他认识泰勒,见到泰勒后激动地说道:“泰勒先生,多谢你救出了我们。如今的战局如何了?这不是咱们米军的大部队打回来了?”
泰勒不好意思居功,他说道:“乔治先生,咱们的部队还没有打回来,我们是跟着高先生救出你们的。你们真正应该感谢的是来自中国的战神高九先生。”
乔治上校疑惑地问道:“高九?难道就是那个传说中的会飞的中国人高九吗?”
高九真的会不会飞,泰勒并不知道,不过他仍然十分敬佩高九。他说道:“你说得对,就是那位高九先生。”
正好这时高九走了过来,泰勒就为乔治上校和米军的战俘们介绍了高九。
众人都好奇地打量着高九,高九的确身材较高,身体也算强壮,可是米国人大部分都人高马大,他们看了一会,也看不出高九到底神奇在哪里。
高九不在意他们怀疑的目光,用流利的英语问候了这些米国的战俘们,然后让haibao突击队的队员,护送他们返回温德特城休养。
看到高九等人要去攻打苏威城,反而让haibao突击队护送米军战俘回去休整。泰勒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就跟乔治进行商量,希望他能够动员一部分米军战俘参加攻打苏威城的战斗。
这些米国战俘们受尽了日本人的欺凌,他们满腔怒火,很多人愿意参加战斗。
乔治就从中挑选了身体素质较好的一百多名米军战俘,参加攻城的战斗。
李明泉这些天来,跟着高九学到了不少如何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的办法,他也当场动员那些矿工们参加攻城的战斗。
那些矿工们恨极了日本鬼子,当场有四百余人报名参加了游击队。
就这样,高九等人率领着两千多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往了苏威城。
此时苏威城里只剩下了三百多名日军和二百多名伪军,苏威城也没有城墙,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住抗日军的进攻。
日军的主力出城之后,负责指挥留守部队的日军指挥官,看到情况不妙,立刻弃城逃跑,遭遇了宁文、宁武率领的桃花山特战队的袭击之后,丢下了几十具尸体,终于逃脱了一劫。
苏威城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落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