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梁姓大汉边说边引着陈遥和果儿进了城,虽说此时各地城池都不再卖大唐王朝面子实行严厉的宵禁制度,但这些条条框框在普通民众心里早已根植百年,一时半刻还真改不了,城内灯火不息,却鲜有民众在街巷游走,多是巡城的兵卒举着火把来来去去,有这梁大哥在前引路,倒也省去不少麻烦。
一路进城,陈遥总算从果儿与梁姓大汉的交流间了解到了一部分情况,原来当下坐阵这濮州的确是天平节度使不假,但此人并非史书上所记的那位薛崇,而是薛崇瑞,一字之差便遥隔千里,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
这薛崇瑞为人谦和,对待治下子民一贯平和有度,也因此,濮州城的百姓在这动荡年月活得倒也平和无恙。再者,濮州这一带民风淳朴,其守城兵卒将士和百姓的关系也较为融洽,很少传出兵士与百姓发生冲突之事——当然为杜绝此类事件,薛崇瑞也曾下过严令。
将帅如此,手下兵卒亦然,更何况同是大唐子民,沦落为乞已是让人心生恻隐,守城戎严的汉子们也全然未有仗势欺人的想法,而陈哥哥年纪虽小,却是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时常带着果儿进出这濮州城,果儿又是活泼开朗的性格,俩人一来二去便是和这些守城的将士搞好了关系,特别是与面前这位梁大哥私交甚好——听他的意思,似乎对陈哥哥的胆识颇为赏识。
不知因为何事让这大汉如此看得起自己,不过想想山中舍己为人之事,陈遥倒也理解了几分,看来自己这陈哥哥的确英雄出少年,可惜时运不济,偏偏落得个如此下场。
交谈中陈遥得知面前这梁姓大汉名晃字疏文,官拜节度副使,近日薛崇瑞加强了城防守卫,而他之前所说的安民政令,也是为了应对大批逃难经过的百姓而实行的放粮措施,听梁大哥的意思,濮州放粮一事已持续半月有余,周边更是因此聚集了不少的难民。
这一番交谈看似平常,却让陈遥心底泛起了嘀咕,他意识到许多情况与自己前世所知历史有所出入,而且听梁大哥的意思……似乎有些事情还不太对劲。
自古在对待难民一事上,几乎所有执政者都抱着避之不及的态度,仿佛这一群体如豺狼虎豹一般,所到之处无不风卷残云,不是搅得地方不得安宁,便是闹腾得四方鸡飞狗跳。这也难怪,毕竟一不小心,难民其实和暴民也就一字之差,上至朝堂下到地方,在对待难民这一问题上无不是小心伴随着谨慎——当然,也不排除朝堂之上的在位者其实根本也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但薛崇瑞只是一介小小天平节度使,在唐朝后期众多割据一方的节度使里完全上不了台面,历史上对其人其事甚至都懒有评价,这样一个人,在面对汹涌而至的难民大潮之时,采用的竟是此等怀柔安抚政策,这如何能不让陈遥高看一眼?
不过历史终究是由人书写,其中难免存有偏见及其他诸多因素,陈遥意识到自己有些先入为主、以小人之心看待这位素未谋面的薛大人了,当下便收敛心神不再多想,毕竟难民大军抵达濮州境内,若不开仓放粮,难保他们不聚众闹事,薛崇瑞如此行事,应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其实对陈遥而言,这些都不是他当下应该考虑的事情,只需如梁大哥所言,待到放粮之日尽可能多囤积一些吃食,为远离这是非之地做足准备便可。
接下来的几天陈遥都在频繁进出这濮州城,除了需要筹备吃食,他还得快速了解当下所处的这个世界,果儿等一众孩子口中关于精怪神佛那番话始终让他心神不宁,但为何不宁又无从说起——
到底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面对未知事物时的忐忑与好奇可想而知。
可惜一连晃荡了两日皆是一无所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身为乞丐,陈遥目前已是沦落到下九流末端,濮州城氛围再融洽也几乎与他无关,除梁大哥外,城中其余人等基本都对他视而不见——
这倒也符合陈遥当下这种身份。
和梁大哥熟识的到底是陈哥哥而非自己,虽说经过几天接触,陈遥与这憨厚朴实的汉子也有了些交情,但他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询问有关鬼神之事,他很清楚这类话题在这些守城戎边的将士眼中意味着什么,看来想要将这些事弄清楚,还是得想办法脱了乞丐这一身份才行。
上一世陈遥也曾因工办过假证,伪造身份倒也算不得难事,但……那也是放在二十一世纪才有的说,当下身处大唐年间,且不说要去何处打点,即便真能找到伪造通假的门道,只凭身上这几个馒头估计也难成事,这条路子目前大抵是行不通了。
叹了口气,陈遥找了间废弃房舍前的台阶坐下,这濮州城说大也不大,虽地处黄河以北卫河以南,无奈河不经流周遭也无峻岭崇山,俨然就是座孤城,而正因孤零零立于平原之上,所以城墙修得很是坚固,城中百姓也有数万之众。但即便如此,陈遥发现城中仍有许多空置无人的宅邸,望之并不残破,大概都是近期才遭家主遗弃。
城外有民众逃难于此,城中亦有人外出逃难,这倒不难理解,只是这薛节度使既然愿意开仓放粮,又为何不愿开城接收难民呢?看梁大哥他们的架势,守城戒严,守的戒的似乎就是城外的大批难民。
嗯……傻问题。
陈遥叹了口气,他当然明白薛崇瑞在考虑什么,上位者的用心几乎都和仁义没太多关系,作为一般人说实话也没必要过分纠结,毕竟不管怎么说,薛崇瑞的确是在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能做到这一点就已是善莫大焉了。
除了要考虑濮州城内外以及神佛精怪的问题,当下还有些事陈遥想不明白,这些事亏得是前几日与梁大哥一番接触他才恍然察觉——本来他以为当下自己所处这个世界大概和正史并无差别,顶多是添加了一笔神话色彩,然而当得知历史上的天平节度使从薛崇变成了薛崇瑞,他便逐渐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当下应是阳春三月,而历史上的乾符元年则始于隆冬岁末,也就是说,李儇改元登基应该是在十一月,这一点又和陈遥所熟知的历史截然不同。
这变故让陈遥很是头疼,如果到处都是这类情况,那么自己之前所知的历史便将毫无意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每一次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都极有可能是引发连锁风暴的蝴蝶效应,若想在这一世安身立命,看来仅仅指望上一世所知种种……多半是行不通了。
陈遥手里攥着两馒头在濮州城内漫无目的地瞎逛,边走边琢磨这些事,不知不觉便是行到了一处市集之前。除了特定几处,唐朝年间各地州城的市集规模都不大,濮州亦是如此,粗看也就一条长街的样子,若是换做平日,陈遥对这类场所那可是大有好感,更别说眼前还是大唐年间的市集,即便到不了东西两市那种规模,那也绝对大有可观,只可惜陈遥当下全然没这个心情,衣食尚且无着,需要琢磨的事情又太多,已是让他无暇他顾。
成年人大抵都是如此,平日看起来风轻云淡,实则内心压力巨大,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虽说没什么心情逛市集,但走了几步,陈遥的视线还是被道旁某个小摊所吸引,那是个打卦算命的小摊。
所谓铁口直断一卦千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行走江湖打卦算命稀松平常,千百年后的大街上还偶尔能见到这类游方行骗的江湖术士,这不足为奇,然今时不同往日,大唐年间的江湖术士说不定或许真有些本事。
陈遥见不远处的卦摊人乃一少年道士,此人面貌端方俊奕,目光沉稳清澈,看年纪也不比自己大多少,却隐隐已有仙家气派,站在那多少有了几分仙风道骨的意思,这倒挺是新奇。
而让陈遥选择驻足的原因还远不仅如此,他方才分明听到那小道对一路过的妖娆妇人说了些不符合逻辑的话。
“哟,好俊的出家人,敢问小道长,你这算一卦需要几文钱?若是贵了,那可得烦劳小道长随奴家回房同取哟。”那妇人是这么说的。
“走开,贫道与你无缘,莫要在此间滑舌。”那小道士是这么答的。
妇人闻言脸皮一臊,哼哼唧唧便扭着腰肢晃着翘臀绝尘而去,留下陈遥瞠目结舌。唐朝女子向来开放,说勾引就勾引,这倒没什么,但这小道好生钢铁,有生意不做也就罢了,那妇人身段丰韵婀娜,言语之间更是极尽挑逗,暗示得如此明显,他居然不为所动,方外之人各个都这么坐怀不乱么?
由于之前被一得道高僧所救,陈遥对这类方外之人多少怀了些许好感,当下见这小道行事如此柳下惠,心中也不免升起一丝好奇,于是便驻足当下,隔着些距离想打量打量这小道,看看他口中所言的有缘人究竟会是何等人物。
可惜好奇归好奇,连看了半个时辰,陈遥发现,无论是谁停在那小道的卦摊前询问,小道始终都是那一句“走开,贫道与你无缘,莫要在此间滑舌”……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陈遥想了想,这些方外之人说话行事都比较玄妙,佛门讲因果,道门说机缘,大概这小道在此打卦只是个由头,实则他口中所谓的有缘人也并不一定会出现吧。
想明白这一茬陈遥也不再鸡婆,他抬头看看天色,觉得差不多也该打道回府回破庙与众孩童汇合了,当即便收敛好奇心,返身朝城门方向行去,没记错的话,明日便是梁大哥所说的开仓放粮之期,今日当早些回去做准备,能远离濮州多少里,全凭明日放粮时大显身手了。
想是这么想,然而刚转过街角没走几步,陈遥便听到面前有人沉声问道。
“你是何人?”
闻言抬头,陈遥心中骤然一凛,面前开口询问之人居然是先前摆摊打卦那小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