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口也便问了,问这些伙计哪个成家了,家里的媳妇有没有事儿,要是闲着就招个来后院烧个饭啥的。
这是好事儿,谁听了都乐意,俩口子一块挣钱不比一个人来得多么,而且还在一块,可后院的伙计娶媳妇的不少,能来的却不多,家里老人娃子得照顾,脱不开身啊。
最后秀娘就招这她们,其实能来的不多,可也有那么四五个,她之所以选中这俩家,是因为这俩家比较穷困,他们家里人口多娃娃多,吃穿用都紧巴。
以前秀娘午晌炒菜炖肉,王二跟赵四夹了菜就到犄角旮旯里吃去,可有好几次让秀娘看到,他们俩只吃干饭,夹的肉是一筷子都没舍得吃。
楚戈跟秀娘还有季老六俩口子都是跟大伙儿一块吃的,见这情景,楚戈私底下就问他们了,这俩人也是实在人,尴尬之余也没啥觉得丢人了,直说铺子里的伙食好,他们想留着,带回去给家里人吃,好赖也沾点荤腥么。
秀娘也不用说,把这活儿给他们俩,大伙都心知肚明,没争没抢,互相帮衬着些好过活么。
不过,那时秀娘也把话说在前头,王二跟赵四的媳妇到作坊来干活,说白了就是烧顿饭,要是忙的时候,晚晌饭也得帮着做,她们俩干得不是啥体力活,工钱自然也不高。
可饶是如此,王二赵四还是感恩戴德的,他们的媳妇儿出来干活,能挣点钱不说,还带出来一张嘴一个空肚子,家里就多剩下一个人的口粮,这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事啊!
秀娘也不要他们感恩戴德的,在她作坊里好好干活就得了,铺子里的伙计都佩服,都说他们这楚家作坊,比别家多出那么一股子人味。
今儿日头大,秀娘琢磨着给了她们一两银子,让她们去买几斤冬瓜还有半片排骨来,炖成汤大伙儿喝了也好解解暑气么,要是银子还有剩,看到摊上有啥应景的果子买上些来。
那俩婆子应了一声,拿上银子就走了,她们来前听自个儿男人说过了,他们作坊里这老板娘不一般,心肠好是不假,可干事儿不含糊,她也是时常上街的,菜价肉价啥的都知道,前俩次她给的钱都是刚刚好买菜的,剩也就剩十几个铜子儿,今儿老板娘说要买果子,那她们便留心着把果子买上。
秀娘忽地想起一件事,与她们一块到后院去,这俩天铺子里伙计多,她得去看看米还剩多少了,要是不够,便让找赵四家的一道买来。
回来时秀娘看到刘氏站在门口张望着,她走过去,“六嫂你搁这干啥,瞅啥哩?”
刘氏头也没回,直瞧着对面,“妹子,你看咱对过那个巷子是不是有人啊?”
秀娘偏过头瞧了瞧,对面那个巷子有俩个卖蓑衣的摊位,跟前围着几个买蓑衣的人,最近这阵子一直下雨,卖蓑衣斗笠的特别多。
刘氏摇摇头,“那几个卖蓑衣的一直在那里,我也不是说他们,我是觉得这俩天咱这附近总人瞧着咱这里,刚才就在那里,有人瞧我看过去了,忙把脑袋瓜缩回去。”
“六嫂,你是说咱这有人盯梢么?”秀娘一听,往外瞧了瞧,对面那个巷子是个死胡同,如果里头要是藏人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刘氏也正琢磨哩,她就那么觉得,前俩天有人盯着秀娘妹子瞧,她就觉得是哪个眼馋的汉子盯人家的漂亮媳妇儿瞧哩,可后头她发现,秀娘妹子不在的时候还想也有人瞧着,当然她还没矫情到以为人家是在瞧她,虽然她年轻那阵也跟秀娘妹子一样,水灵灵的花一朵儿咧。
秀娘这些天没去注意,不知道在哪儿,就问刘氏,她瞅着的那个人在哪儿?
刘氏一时也说不准,有时在犄角旮旯里,有时又在这个巷子里,她瞧的不真切。
秀娘想了想,拍拍刘氏的肩膀让她在这里待着,自个儿出了铺子往对过那条巷子走。
刘氏原先拦住她,这事儿是她随意琢磨的,也不知是不是,就算是有人盯梢,这秀娘妹子胆子也太大了,怎么着也得叫个伙计去看啊。
不过刘氏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秀娘走到巷子口往里瞧,那是啥也没有啊。
一个卖蓑衣的贩子还以为她要买蓑衣,招呼了她几句,“大妹子,要蓑衣么,这是自己编的,好使着哩。”
秀娘笑着说用,回头瞅了瞅刘氏,跟她坐了个啥也没有的表情就回去了。
就在秀娘回去的时候,有个人影从隔壁那个买卖蓑衣的摊位上起来,暗中松了口气,急忙忙的离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