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变迁,斗转星移。
医术并非一成不变。
虽然前朝战乱,医术进步迟缓,但大萧建国后,南北交融,药材流通、医术交流频繁,不似前朝闭塞阻滞。
顾君宁虽医术高明,但她的部分医家观念还停留在五十年前。
五十年,沧海桑田。
闭门造车自然不可取。
明崖老人看到的,正是她的这处短板。
在得知顾君宁的医术皆为自学后,他不禁感慨后生可畏,摇头叹道:“可惜小娘子晚生了五十年,否则家师如果能遇到你这样的徒弟,必然喜不自胜。”
不过,这也恰好说明了,为何她的认知停留在几十年前。
好在药理不变,她聪颖过人,只要有心,这些年医家取得的进步,她肯定很快就会留意到。
一番交谈后,他已看出,她是个极好的苗子。
若是稍加点拨,她以后的成就定然不输顾家先祖。
两人谈累了,明崖老人提出要去顾家祠堂上香。
顾君宁带他过去,看着他站在供桌前,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前排的灵位上。
他行的是前朝礼数,隆重尊崇,仿佛在向师者父者行礼。
上过香后,明崖老人告辞离开。
临走前,他问顾君宁,是不是已经猜出他的身份。
顾君宁笑而不语。
“这个年,”他狡黠一笑,皱纹里透着慈祥,“只管好好过吧。”
弦外之音,便是让她不必担心尚药局试药的结果。
顾君宁含笑送走一老一少。
此人似是与顾家有旧。
刚才看他上香时,顾君宁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隐约觉得亲切,也不知是何缘故。
很快便是除夕。
当天下午,冯氏拾掇出几大食盒酒菜交给顾二爷。
天牢素来不准家人探视囚犯。
但每隔几年,牢头便会准许一名家属在除夕当日探监。
今年,天牢的狱卒来通知顾家,轮到他们去探视顾大爷了。
只有一个名额,去的自然是顾二爷。
他病好后,一直躲着顾君宁,一来是因为他没脸见自家侄女,二来是怕侄女打他骂他。
去探监的事,他也没跟兄妹俩商量。
晌午一过,顾二爷拎着沉甸甸的食盒便去了。
顾君宁只当没看见。
她忙着帮冯氏打点庭院,搜罗出过去一年用坏的东西,什么笤帚衣物,全都堆在院子里。
顾叔陵本要帮忙扔掉,冯氏急匆匆地拦下。
“二郎别动,放着放着,这些东西可不能丢出院墙外去。”
晚上要点火堆烧了,这样新的一年里,家里的仓库才能够装满。
顾叔陵只好去准备柴火。
这些规矩,虽然前朝也有,但顾家无人迷信,很少照做。
顾君宁第一次见,颇有兴致。
冯氏神秘兮兮地带她在角落里挖了个坑。
“三娘啊,老人们都说,穿破了的鞋得埋在院子里。”
“这样,家里就会出当大官的儿子。”
刚好今年顾叔陵要参加省试。
冯氏早就盼着他一举高中,风风光光地穿上官服。
埋完鞋子,备好柴堆,外面天色已晚。
街上钟鼓齐鸣,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哎呀,该去看驱傩了。”
冯氏忙将兄妹俩往外撵,嘱咐他们好好跟着驱傩的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