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策走出大门的时候,他还是晕的。
五十万石,这么多粮食,从哪里去搞啊?
“公瑾,五十万石?就是把丹阳的军粮拿出来,我们也不够啊,十日...这不是在难为我们么!”
周瑜毫不在意的笑道“我家里还有十多万石,可以全部拿出来,吴郡守那最少也能借五万石,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再搞三十万石就可以了。
伯符,你可知道庐江郡守陆季宁是哪里人?”
“知道啊,吴郡啊。”
“那不就行了,如今陆氏大都在庐江,对吴郡的这些明争暗斗并不感兴趣?只是不愿意做第一个恶人罢了,他不愿意,我们可以帮他们啊,让陆氏把粮食卖给我们,我们再转卖给镇北军不就行了?走,我们去找陆氏,他们一定愿意的!”
孙策听得一愣一愣的,怎么自己绝对是天大的问题,在周瑜手里,好像就不是个问题。
“这也行??”
“当然行!快走!!”
事情和周瑜猜测的一样,当听到周瑜的提议,并且周瑜许诺只当中间人,不收一钱好处,并且会让镇北军给予陆氏最好的价格后,陆欢立刻同意了这暗度陈仓之计,在现在这个乱世,陆家内部早就定好了往庐江发展的计划,毕竟,在庐江,陆家是有兵马在手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得知陆氏在调集粮草时,其他三家也坐不住了,即使是张允,也不得不陪着笑脸,一边胡说八道,一边拉着甄俨表示郡守愿意用粮草买镇北军的北货了。
甄俨看着不断运到仓库的粮食,笑的眼睛都快没了。
现在他的问题,不是买不到粮食,而是...船好像带的不够多啊!
——
“七十万石,还买了十三艘海船,租借三十五艘...”
汉代的一石大概是后世的十五公斤,一万石就是一百五十吨,现在一口气拉来了七十万石,已经是上万吨的粮食了,面对普遍载重只有几百吨的汉代海船,甄俨的确需要另外租借购买海船来运粮。
“甄俨做的好啊!”马强拍掌笑道,他心里的一块巨石也终于落地了。
镇北军本就有粮食危机,这一次得了幽州,虽然有了一些补充,但还是不足,如今打通了和扬州的商路,这才彻底盘活了危机四重的镇北军经济。
更重要的是,镇北军可以发动强大的工业能力,源源不断的将工业品运到南方换成农业品,形成工农剪刀差,为以后平定南方做准备。
“不过孙策和周瑜居然还是在一起了,并且还想要火炮....”马强抚须思索了起来。
历史告诉我们,不能自己生产,即使买再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依旧是会出事的。
随着后世的经济发展,渐渐又有人开始鼓吹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并且认为这是国际分工的必然趋势,还喜欢动不动把灯塔国拿出来举例,认为灯塔国一样有很多东西是造不出来的,比如顶级光刻机,全世界就荷兰一家有,何必自己造呢。
但这个逻辑,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后世的灯塔国凭借自己的军事、经济、政治上的霸权,根本不怕别人不卖,人家能实现想买一定能买到,你兔子国能吗?最少在马强穿越之前,依旧是不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