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金鼓旌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赖,据说抱着马脖子说了一个多月的悄悄话,就敢骑着马睡觉了……气的李始贤把他关在马厩里关了一夜!

    李显之所以这么差劲,还是和他的性格有关。

    这混账不是一般的暴燥,还一点耐心都没有,驯马或练骑术的时候,打马的时间比骑马的时间还多。

    虽然往往换来的都是李松的一顿暴揍,但李显从来都是记吃不记打,转眼就忘,试问哪匹马能和他产生默契?

    打仗的时候不驮着他朝敌营自杀式冲锋就不错了……

    再看李松,有时看他都忙的脚不粘地了,他都能隔三到五天就抽出空来喂马、溜马,给马涮毛捉虱子。

    用李松的话说,马就是骑兵的半条命……

    所以李承志还没有白痴到以为有了马就能打造出骑兵,他让胡保宗买马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建造马上步兵,用来和乱兵打骚扰战。

    其余不论,机动性绝对一流:打不过你,我还跑不过你?

    当然,骑兵肯定还是要装备和训练的,毕竟在火器出世之前,骑兵是当之无愧的兵中之王……

    李承志眯眼看了一会,也算是看出了点眉目。

    根本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主将下令,竟然靠吼?

    像《大秦赋》。

    先不说一场打下来,主将和传令兵会不会喊成哑巴,就说上万大军,阵形铺开足有百米方圆,你得在身边安排多少传令兵一起狂吼,才能传到百米外?

    更不说两军对阵的时候。

    到处都是人吼马嘶,先不说能不能听清,就说你怎么让将士分辩出,这到底是自家主帅下的令,还是敌方将领下的令?

    古代打仗,当然靠的是金鼓旌旗,而且章法极严,必须要做到简单易懂,明确有效。

    不然营将光想这军令是什么意思都得好久,战机早错过了……

    也根本不似电视剧中那种鼓一响就出击,然后连续响个不停,士兵也一窝蜂似的往上冲。

    除了李柏身边的大鼓,各旅各队主将身边都有背着小鼓的令兵,无一不是身高力壮的大汉。

    台上大鼓响一声,则代表全军出动,此时队阵中的小鼓手以特定的频率敲动小鼓,士卒便开始前进。

    小鼓响一声,士卒进一步,鼓声不紧不慢,就跟后世齐步走一样,这鼓声就好似“一二一”的口号。

    大鼓连响三声,则代表快步前进,但也不是一窝蜂似的往前冲。军阵既要做到快速前进,不能与中军脱节,阵形更不能乱,还要留有足够的体力用来杀敌。

    这个时候,旅阵中的小鼓响一声,则代表往前跑十步。

    要是营与营离的不远,怕相互干扰,则会换成中军大鼓。

    当主帅认为可以冲锋的时候,才会连续敲击,也就是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画面:鼓手用尽全身的力气敲着大鼓,能敲多快敲多快,敲废一个,换下一个再来……下面的部队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冲!

    此时旅营和队营中的鼓手,则为转变为旗手或护旗手,跟着旅将闷头跑。

    当然,光靠鼓声还不行,这只是双方接战前用来传令的手段。

    大多数稍复杂一些的军令,或是接战后嘶喊声太大,鼓声起不到多大作用时,都是靠旗帜来传递的。

    比如,需要哪一支队伍临时变换攻击阵形或方向,以及命令预备队伍参与战斗,具体参与到哪个方位等等。

    这就是李柏身边,以及台下两旅中,会有那么多旗帜的原因。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