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安南发送的弹幕,美味风鹅怔了一下。
随后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是的,这的确是很必要的。
“这位朋友很聪明啊,没有被惯性思维所束缚。有我一半的机智了。”
老鹅随口夸赞了一句:“我刚刚没有看信,是下意识的以为它与之前孩神的内容是一样的。但目前是一个新环境,的确是要再确认一下才行……”
说着,他打开了信封。
信封中依然是艾蕾日记的残片。
在照例进行背板准备的时候,美味风鹅就意识到了。
这篇日记中提到“阿莫斯的画挂在墙上,看起来像是窗外的尸体”,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在流浪的孩子看完这封信之后,再回头看到大厅中的那些尸体,才能意识到“是画变成了尸体”。正是因为这封信的铺垫,恐惧感才会因为“有所预料”而变得更为深刻——或者说,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这是在很多恐怖游戏、恐怖电影都会使用的技法。
制作者会将一些碎片信息,混杂在主体信息中交予受众,用好奇、恐惧等方式去调动用户的注意力。
比如说,“突然看到血迹”受众就会紧张起来;而“看到背影或者垂头的人”就会下意识的想要知道正面;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就会想要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找到“紧闭的橱柜”、进入“封闭的空间”之后,就会想要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
这个原理有一个简单的应用。
早些年间,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些吓人的老图。大致来说,类似于那种很长很长的吊桥、但拉到底就会突然看到一张鬼脸。
这是因为在往下翻动的时候,调动了人潜意识中的好奇感。所以人才能在看到鬼脸的瞬间意识到恐怖,而不是愣一下才能反应过来——毫无疑问,后者会大幅冲淡恐惧感。
在走到尽头之后的回头杀、进入新的陌生空间的开门杀也是同理。正是因为充分调动了好奇感,才能让人在学习能力最强、对事物最敏感的状态下,去暴露性的接触那些恐怖的东西。
只有阅读了这封信的人,才能清晰的意识到画变成尸体的恐惧;也才能在阴影发生变化的时候,脑中第一时间出现的“窗户外有人”,而不是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或是看错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封信在第四层,按说是毫无用处的。
它可能是用来拿走橱柜中那本日记的钥匙……就像是第二层中,小刀是用来拿走番茄的钥匙一样。
如果番茄代表食物和血、小刀代表切割和死亡。那么日记和日记的残片,一定也预示着什么……
——不、不仅如此。
如果在第二层中拿到小刀,但是没有进入第二层的噩梦中……而是直接进入第三层,又会怎样?
在第三层时,手上握有武器。那么或许对大锤哥就不会这么劣势了。
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够借此击退他一次……
美味风鹅脑中飞快转动,口中喃喃道:
“是了……是了……
“如果在第一层时拿到衣服,第二层时拿到小刀。那么就可以把小刀放在衣服里。刚才拿走日记之后没有犹豫、直接往前走的话,就可以让大锤哥直接出现在自己身后。
“——这个时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