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没有了, 徐子凡他们也取消了“东方红生产大队”这个名称。而因为他们村曾经扩大了不小的地域范围,又有大型工厂, 养猪场、养鸡场、鱼塘和林园的规模都不小, 刘市长在跟上面汇报时,就给他们申请成为了县。
县城名以“东方红”的“东”字和“河西村”的“河”字组成了“东河县”, 杨永庆就是东河县县长, 周围几个村都成了东河县的管辖范围。
县的级别一确定, 徐子凡立即让杨永庆申请盖高中。他们小学和初中都有了, 现在急缺一个高中。正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第二批大学生都毕业了, 徐子凡有当初村里所有知青的联系方式, 一一联系他们, 邀请他们来东河县当高中老师。
大学毕业给分配工作,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满意的工作。他们当初就看到了村里的变化,这几年还在报纸上看到过村里建设的报道,在了解过现在东河县的发展后, 就有人愿意过来做高中老师, 定居在东河县。毕竟其他地方可没有一个像东河县发展这么快的,他们对这里也有了归属感,那是一种很安全的感觉。还有最重要的是福利待遇非常好, 回来的没一个后悔的。
徐晓芬本来找了一份工作, 知道徐子凡这边的情况后,立马辞了工作过来帮他,还联系了好多同校的学生,居然很快就把一所高中需要的老师招满了, 连初中、小学也有了出色的老师加入。她的同学过来自然还能加入工厂和其他单位,他们升级为县需要增设的单位还很多,徐晓芬的努力给杨永庆带来了一大波人才。
东河县发展的速度飞快,自然总有报社报道他们的事迹。尤其是他们县已经先别人一步富了起来,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比同等县城已经好太多了,这简直就是传奇。因此徐子凡的名字也开始频繁出现在报纸上,终于被远在京市的徐父、徐母给看见了!
他们惊讶地发现徐子凡不但当上了厂长、校长,还是东河县县长的女婿。就连他们的儿媳妇都不简单,已经出了七本书,成了知名作家,还担任着东河县初中副校长呢!
徐父在京市只是一所初中的老师,徐母完全是家庭主妇,他们过得就是很普通的日子。两人又比较宠小儿子,钱花得紧巴巴,一看徐子凡这么有出息却一直瞒着他们,心里气坏了,当即打了电报叫徐子凡回京市解释。
徐子凡收到电报根本没回,他算算家里那个小弟也该十六岁了,听大姐说学习很差都已经不念了。那这会儿爸妈找他还能干啥?当然是让他孝顺父母、照顾小弟了。他才没那么兴趣,什么时候他们找上门什么时候再说好了。
东河县的厂子、养猪场之类的当初在建设的时候就是在扩张的荒地上建的,离田地比较远,现在成为县城之后,干脆就把田地那边划为了县城郊区。荒地其实面积很大,他们在荒地选了一个最好的位置盖县政府,接着又盖了县医院。
这些当然都是市里给拨的款,刘市长没有被问责还升了官,完全把徐子凡当自己人照顾。不侵犯他利益的事,他都会给徐子凡大力支持,所以县城发展得很顺利。
经济一开放,可以自由买卖了,徐子凡立刻就用这几年攒下的积蓄买了块地,盖五层百货大楼!
他折腾那么多东西,自然不是无私奉献。账目在他手中可以变出很多种,他用几年时间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如今经济一开放,他直接就占据了资金优势。他不但盖了百货大楼,还组建了一支建筑队,找的就是这些年一直帮他盖房子的那批人。
他们都盖房子盖成熟手了,谁表现如何在徐子凡这里都有记载,他选了最出色的做领头人,成立了县里最初的建筑队和装修队。然后贷款买了好几块地,开始建花园小区,进军房地产。
苏晴看到这一切的变化,都已经震惊到麻木了。她根本不敢相信,上辈子到她死都还是穷苦的河西村,怎么这辈子成了富裕的东河县?!还有徐子凡脑子怎么可能这么聪明,有这么大本事当大老板?进军房地产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她更明白了。她要是能贷款她也想做啊,可她一是贷不到多点钱,二是她不懂啊,她就只能开个小店卖服饰,虽然比很多人强,但跟徐子凡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苏晴开始做噩梦了,她经常梦到自己上辈子的事,醒来又恍恍惚惚,因为现在看到的一切都好像在证明上辈子的记忆是假的。她只要出门,看到这一切的变化,就无法不想起徐子凡,然后就忍不住生气,凭什么上辈子徐子凡做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