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命在上,没等赵朴真想清楚,李知珉就出发了。
冀州离京城也有数天的行程,但这次奉皇命出巡,王驾一应依仗侍从自然是齐全的,出了京才收了那些累赘的依仗,上了车一路前行,等出了官道,就开始有些颠簸了。这是第一次出远门,赵朴真开始还有些新鲜,然后很快就被冬日里千篇一律的冬景一级颠簸的马车给晃晕了,她是唯一的随行女官,独自有一辆马车乘坐,出行之前她也听了文桐他们的建议,专程带了厚厚的棉褥子,但收效甚微,晃了一天,赵朴真虽然没有吐,却也憋闷得够呛。
晚上到了驿站的时候,赵朴真强撑着伺候了李知珉用了饭,自己却一点儿都吃不下,文桐这次也跟着出来了,看到她这样很是同情地问:“之前让您带的陈皮紫雪丸,您没吃吗?”
赵朴真面如土色,摇了摇头:“吃了,没用。”
文桐道:“我那里有些藿香丸,您就着热茶服一丸进去,多少吃一点儿,出门在外,这驿站可和王府不同,过了饭点,再要点热水都难。”
赵朴真点了点头,勉强吃了点东西,便去歇息了,因为是王驾,驿站自然是尽其所有最好的奉承着,因此歇了一晚上,可算是好多了。
第二日又要上车时,文桐从前边一路小跑过来,笑着对赵朴真道:“真姑娘,王爷请您到他车里伺候。”
赵朴真一怔:“不是公公跟着伺候吗?”
文桐笑道:“想是王爷有什么事要问您?窦大人也在陪着王爷说话呢。”说着便上来替她拿她的随身小包袱。
前一夜花菀问过的问题还纠结在脑中,赵朴真真的不愿意再见到李知珉,但文桐已笑着在前边引路了,她硬着头皮还是上了车。
王驾果然足够宽大,三个人在内仍然显得十分宽敞,车子里还铺上了厚而柔软的貂皮毯子,放着暖盆,李知珉靠在宽大舒适的榻上,身后垫着软垫,正在和对面的窦清、邵康说着闲话,窦清是国舅爷窦理林的嫡长子,和李知珉是表兄弟,年节时常会到王府来,因此赵朴真也识得他,他看到赵朴真登车,欠身行了个礼笑道:“赵尚宫。”
赵朴真连忙回礼,李知珉眼皮子只往她这个方向撩了撩,也没说话,只是继续和窦清说话:“冀州那边听说有好的鹿茸,这次可以买一些回去给舅舅。”
窦清笑道:“还是先办好差使为上,王爷可想好如何视察民情了?”
李知珉道:“朝中这阵子乱得紧,有些人病急乱投医,连我这里都来拜上了,只往门上递牌子请见,这些官场里的老油子,一不小心就栽了他们的道,母后索性和父皇讨了个差使,让我出来散散心,避开京城这浑水。只是这大冷天的巡视封地,实在有些吃不消,倒是叫你们跟着我吃苦了,父皇不会太苛责的,到时候让冀州刺史找几个能干的书吏,写好奏章就是了。”
窦清有些不赞同的:“谈什么苦,姑母也是为了王爷好,王爷还是上点心的好,难得的体察民情的机会,王爷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如今正合多看看才是。”
邵康看窦清又要长篇大论说道理,忙笑着居中转圜:“常年在京里,还真有些好奇冀州如何,窦大人如今也在六部任职,了解那边的地方官任职情况?”
窦清皱了皱眉头,一本正经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不屑:“冀州刺史彭定枫,是个奸猾小人,一边和严荪的学生拉拢关系,一边又在东阳公主门下卑躬屈膝,八面玲珑,正人君子都耻于与他为伍。”
邵康笑吟吟:“左右逢源能做到地方大员,那也是有几分本事……”
正说话时,马车忽然剧烈抖动了下,赵朴真正在一旁斟茶,身不由己地向前扑倒,旁边正和窦清邵康说话的李知珉忽然手一伸,将她扶住了,但手里提的银壶却向前一倾,壶中热水尽倒在了前边李知珉袖子上的毛皮边上,赵朴真啊了一声十分懊恼拿了自己的帕子去擦。
旁边邵康与窦清也都吓了一跳忙问:“王爷可烫到了吗?”“可要换衣服?”
李知珉却不动声色地收回了袖子道:“无事,冬天穿得厚,并没湿到。”又问邵康:“彭定枫今年多少年纪?”
邵康道:“倒有四十多了……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窦清道:“可惜心机都花在旁门左道上,无益于社稷。”
邵康又说了些官场典故,窦清则时不时忍不住规劝自己这“不务正业”、“执迷不悟”的表弟几句,看在心知肚明这次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