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客人实在太多了,他没好意思让大家一起等,索性先开桌了。
王保国大病初愈不能饮酒,便拉着王琛给甄老板等人作陪,顺带陪着喝上几杯酒。
屋子里开了七八桌。
王琛带着戴伟一起和父亲的老板、同事们一桌。
“甄老板,喝酒喝酒。”
“小琛你不用客气,我们就当在自己家里,大伙说对不对?”
“对对,老板说得对。”
这桌全是厂里的人,自然以甄老板马首是瞻。
酒过三巡,甄老板喝得脸色酡红,放下筷子道:“酒我不多喝了,下午还有个客户要来厂里谈生意,你们先喝着。”
“好的老板。”父亲的胖子同事说道。
那个大概什么厂里销售部主任喝得也有点多,兴致高涨道:“老板这回又谈了个大客户,保守估计订单金额这个数。”他伸出两根手指。
很显然甄老板没准备隐瞒什么,任由主任说了下去。
王保国猜测道:“两百万?”
“嘿,两百万叫什么大订单。”主任哈哈大笑道:“两千万!”他停顿了下,“咱们厂生意越来越好,以后上市也不是没可能啊。”
甄老板摆摆手,道:“效益是不错,距离上市还有点远,咱们做的是小众产品,想找人融资比较困难,我跑了几个风投公司,他们都不太愿意投资,唉,慢慢来吧,上市的事情着急不来。”
效益不错?
找不到人融资?
王琛眼前一亮,琢磨了起来,自己手头上有点闲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也没多少,要是甄老板厂里效益真的不错,是不是可以投资一笔?
正想着呢,甄老板又叹了口气道:“上市不是那么容易的,像咱们厂效益是不错,前三年净利润每年也有一千多万,符合上市规定了,但问题是想要上市的话,最好能融资两轮,弄个三五千万资金进来,不然基本上不用想。”
一般说来,投资人常常是行业中的大佬或成功的前创业者,他们具备挑选项目的眼光,自然也又培植项目的能力,更具有提供关于产品、技术方面的专业意见,或者关于公司的管理、商业模式、战略方向的经验及思考等等,这些都是无价之宝,远胜于钱。
而王琛刚才听到甄老板说他们厂里生产的是小众产品,可能国内相关从业人士较少,所以没找到所谓行业者的大佬或者先驱者来进行投资。
况且,听甄老板的语气,他的企业连天使轮投资都没有进行。
王琛琢磨啊,自己是不是弄个天使投资人当当看。正常而言天使投资人要名气比较大点,一旦投资某个项目能凭借自身的名义做到宣传,企业也能拿出投资方的名号作为强有力的保障。
虽然他没有什么名气,可是王琛有人脉啊。
想了想,他决定探探底,假装好奇道:“甄老板,贵公司从事什么行业这么小众,风投公司连背书都不看就拒绝您请求的投资意向?”
甄老板随口回了句,“梳理器材、纺织器材、机械之类。”
王琛晕了下,“那岂不是和金针公司性质差不多。”
怪不得。
金针公司也是从事这个行业,并且还是国内唯一一家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
两家同性质公司离得那么近,哪怕你效益不错,人家风投公司也不信任啊,就像一只绵羊旁边睡着一头老虎,被吞食是迟早的事情。
提起金针公司,甄老板和几位厂里的员工有些尴尬,俗话说万年老二,他们厂里就是这种情况,死死的被金针公司压在身下十几年,以前就因为资金问题竞争不过金针公司,如今金针公司已经成功上市,甄老板的企业更不是对手了。
“是性质一样。”甄老板叹气道:“就是因为这样才没有投资公司愿意投资,明明咱们厂里效益利润都不错。”
“是啊。”
“每年一千多万净利润呢。”
销售部主任和几个员工挽回颜面性质地补充了几句。
反倒是王琛不由撇撇嘴,人家金针公司去年公开的财务报表净利润足足四五个亿,相比之下,甄老板厂里那点利润真不够看。
不过由金针公司去分析纺织器材、梳理器材这个行业,还是挺有前景,做得好,每年利润几个亿没问题,再加上金针公司上市后股价收益都不错,如果国内有个同类型的企业上市,想必能够蹭到不少热度,赚钱是肯定的事情。
王琛觉得自己似乎可以投资一下。
只是要怎么样开口,才能让甄老板接受自己投资?